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英语课堂动感十足
【作者】 虞 翠 杨 虹
【机构】 莘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从事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多年的我们,一直苦于找不到一种快乐而又有效的办法,能让我们那些英语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真正对英语感兴趣,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大声的品说英语,在欢声笑语中收获英语带给他们的乐趣。
作为从事了多年教学的英语教师,我们一直在传统英语教学与创新改革之间徘徊。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记忆中教过我们的英语老师所使用的方法,似乎总在警示,英语的教学必须要注重讲,而且要反复讲。讲单词,讲语法,讲句式结构,什么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动名词作主语,不定式作主语,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等等等等,直讲得学生头晕目眩,心烦意乱,而自己却落得个口干舌燥,着急上火。因为学生对那些枯燥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不知不觉的就去和“周公”诉苦去了。英语基础好点的同学或许迫于升学的压力勉强能够听进去,但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却很少是快乐的。英语课堂的改革迫在眉睫,快乐课堂的打造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把这些枯燥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变成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如何让听写单词背诵课文成为同学们乐在其中的一种游戏?又如何让一个个英语句型深深扎根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我们也不例外。我们学校实行小班制教学,我们都只教一个班,班里有三十几个人,所以我们和学生的关系比较亲密。况且由于我们学校实行了‘全员导师育人制’,我们每天和学生面对面接触,学生们都喜欢上我们,有句话说得好“爱屋及乌”,同学们肯定也会喜欢上我们教的课。下面我想将自己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拿出来晒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词听写“接力赛”。一开始我们也会喊几名同学到前边黑板上去写,其他人写在纸上,然后上交。恐怕地球人都用过这种办法,没啥新意。后来我们就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小纸条,一上课就发给被抽查的同学去写。这种做法弊端很多,没抽到的同学心存侥幸,无事可做。再后来,我们就想,单词听写能不能采取接力赛的形式呢?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全员参与,培养团队意识。具体的操错办法是:针对某一模块所学的单词,事先准备好六张(根据所分小组的数目决定)小纸条,纸条上单词的数量和本小组成员数量相同,听写的内容不尽相同。准备好一个秒表。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人只允许写一个,而且不能重复。先记录下每组所用的时间,之后看每组的正答率。综合这两项再评出冠军组。一开始操作时可能有些费时,但熟练之后,很快就会评出当堂课的冠军。自从开展这一游戏以来,我们班掀起了记单词的高潮,同学们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小时间去记单词,并且他们各小组会聚在一起商讨取胜的办法。枯燥的单词记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是成为一种游戏取胜的砝码,他们不只是乐记,而且慢慢变得擅记。不断地总结记忆的诀窍,还培养了团队意识。
第二,知识点变身学生“代号”。在我们班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代号”,比如周章峰——代号“动名词”;李维会——代号“形式主语”;范欣欣——代号“强调句型”;类似的倒装句,否定前置,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都被不同的学生“认领”了。在课文讲解的时候,一旦遇到已被“认领”的知识点,该同学就会主动站起来,向大家详细介绍自己的“功能”,并展示几个代表作品(所谓的例句);遇到新的知识点,则先由我进行讲解,比如说过去分词作定语的用法:单个的过去分词作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当然也有例外),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修饰名词时,通常后置,如:trained camels ; meals cooked by the experts等等。当同学们都听懂这个知识点后,我们就举行竞标,背诵最熟练,讲解最透彻的同学方可获得“过去分词”这个代号。时间一长每个同学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代号”,他们之间交流的话题也会更多的涉及自己代言的知识点。遇到做错的题,涉及到哪个知识点就去找它的“主人”进行了解,找出错误原因。每天我们都沉浸在这种“学与认”的快乐之中,曾经的“负担”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被消化了。
第三,课文背诵“节节高”。背诵课文是学好英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自由自在的背,这是一个问题。一开始,我们会布置一两段让大家背,但仍有同学背不下来,一站起来就吞吞吐吐,丢三落四,满脸痛苦的表情。每次一上英语课的前几分钟,气氛就特别尴尬,搞得大家胆战心惊的,又谈何兴趣呢?后来我们设计了一个表格,共四栏:日期、姓名、预期背诵数额(几段或几句)、实际背诵数额。每学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写背诵任务,往高处不封顶,往低处一句话也不嫌少。一上课,我们就看着填好的表格来提问。由于事先都背的挺熟了,所以很节省时间。同学们都如释重负般露出灿烂的笑容,一种掩饰不住的成就感浑身散发。开始时,有填一、两句的,慢慢的越背有感觉,现在我们班最少的也填一段呢。当然,我们每个星期就进行一次总结,评出“周背诵冠军”和“周进步冠军”,然后在他们的名字前面贴上小红星星。
其实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乐趣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终会变成学生们乐在其中的“竞技场”。让我们抛开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揭掉那副严肃的“孔夫子”面孔,和同学们一起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动”起来吧!
作为从事了多年教学的英语教师,我们一直在传统英语教学与创新改革之间徘徊。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记忆中教过我们的英语老师所使用的方法,似乎总在警示,英语的教学必须要注重讲,而且要反复讲。讲单词,讲语法,讲句式结构,什么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动名词作主语,不定式作主语,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等等等等,直讲得学生头晕目眩,心烦意乱,而自己却落得个口干舌燥,着急上火。因为学生对那些枯燥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不知不觉的就去和“周公”诉苦去了。英语基础好点的同学或许迫于升学的压力勉强能够听进去,但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却很少是快乐的。英语课堂的改革迫在眉睫,快乐课堂的打造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把这些枯燥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变成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如何让听写单词背诵课文成为同学们乐在其中的一种游戏?又如何让一个个英语句型深深扎根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我们也不例外。我们学校实行小班制教学,我们都只教一个班,班里有三十几个人,所以我们和学生的关系比较亲密。况且由于我们学校实行了‘全员导师育人制’,我们每天和学生面对面接触,学生们都喜欢上我们,有句话说得好“爱屋及乌”,同学们肯定也会喜欢上我们教的课。下面我想将自己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拿出来晒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词听写“接力赛”。一开始我们也会喊几名同学到前边黑板上去写,其他人写在纸上,然后上交。恐怕地球人都用过这种办法,没啥新意。后来我们就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小纸条,一上课就发给被抽查的同学去写。这种做法弊端很多,没抽到的同学心存侥幸,无事可做。再后来,我们就想,单词听写能不能采取接力赛的形式呢?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全员参与,培养团队意识。具体的操错办法是:针对某一模块所学的单词,事先准备好六张(根据所分小组的数目决定)小纸条,纸条上单词的数量和本小组成员数量相同,听写的内容不尽相同。准备好一个秒表。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人只允许写一个,而且不能重复。先记录下每组所用的时间,之后看每组的正答率。综合这两项再评出冠军组。一开始操作时可能有些费时,但熟练之后,很快就会评出当堂课的冠军。自从开展这一游戏以来,我们班掀起了记单词的高潮,同学们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小时间去记单词,并且他们各小组会聚在一起商讨取胜的办法。枯燥的单词记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是成为一种游戏取胜的砝码,他们不只是乐记,而且慢慢变得擅记。不断地总结记忆的诀窍,还培养了团队意识。
第二,知识点变身学生“代号”。在我们班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代号”,比如周章峰——代号“动名词”;李维会——代号“形式主语”;范欣欣——代号“强调句型”;类似的倒装句,否定前置,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等,都被不同的学生“认领”了。在课文讲解的时候,一旦遇到已被“认领”的知识点,该同学就会主动站起来,向大家详细介绍自己的“功能”,并展示几个代表作品(所谓的例句);遇到新的知识点,则先由我进行讲解,比如说过去分词作定语的用法:单个的过去分词作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当然也有例外),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修饰名词时,通常后置,如:trained camels ; meals cooked by the experts等等。当同学们都听懂这个知识点后,我们就举行竞标,背诵最熟练,讲解最透彻的同学方可获得“过去分词”这个代号。时间一长每个同学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代号”,他们之间交流的话题也会更多的涉及自己代言的知识点。遇到做错的题,涉及到哪个知识点就去找它的“主人”进行了解,找出错误原因。每天我们都沉浸在这种“学与认”的快乐之中,曾经的“负担”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被消化了。
第三,课文背诵“节节高”。背诵课文是学好英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如何让学生心甘情愿,自由自在的背,这是一个问题。一开始,我们会布置一两段让大家背,但仍有同学背不下来,一站起来就吞吞吐吐,丢三落四,满脸痛苦的表情。每次一上英语课的前几分钟,气氛就特别尴尬,搞得大家胆战心惊的,又谈何兴趣呢?后来我们设计了一个表格,共四栏:日期、姓名、预期背诵数额(几段或几句)、实际背诵数额。每学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写背诵任务,往高处不封顶,往低处一句话也不嫌少。一上课,我们就看着填好的表格来提问。由于事先都背的挺熟了,所以很节省时间。同学们都如释重负般露出灿烂的笑容,一种掩饰不住的成就感浑身散发。开始时,有填一、两句的,慢慢的越背有感觉,现在我们班最少的也填一段呢。当然,我们每个星期就进行一次总结,评出“周背诵冠军”和“周进步冠军”,然后在他们的名字前面贴上小红星星。
其实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乐趣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终会变成学生们乐在其中的“竞技场”。让我们抛开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揭掉那副严肃的“孔夫子”面孔,和同学们一起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