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作者】 王江涛

【机构】 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物理活动课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的整体化课程,以主动探究,勇于实践为主要特征。以研究性课题为主,以实验探究为主,以设计和动手制作为主,积极开展有效的科普活动,把网络信息技术与物理活动实施过程有效整合。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研究  实验探究  动手制作   科普活动   课程整合
         初中物理活动课是一种既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把学生主观需要和兴趣密切统一的整体化课程。它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感受和过程体验,并以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的维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勇于实践为主要特征,从而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改变了以往学生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仅只是通过文本获得,更要通过实践、探究、生活、交往、参与获得。让学生经历各种体验,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能真正体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它已成为各个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设的必修课。2009年,我通过调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特申报了甘肃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与研究》,并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参与课题研究的几位教师通过调查、研究,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些做法和体会做个总结。
         一、以资料研究性课题为主的活动 
  资料研究性课题是以信息收集为主的活动。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信息资料、参观博物馆、调查、采访等方式获取信息,然后整理加工。把这些资料整理改写成论文、调查报告等,用学生们能听懂的语言班级内进行交流。 还可以规定小课题,这类课题是与物理课教学相关的,教师指定题目,学生利用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例如调查当地使用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燃料的化学能或核能,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如访问农机或汽车维修人员,了解内燃机中燃料释放热量的去向,讨论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径。学生整理心得体会和收获,将这些资料收集装订起来,大家传看,或者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既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活动 
         这类活动,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我们从学科和生活中选择或设计具有实践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选择课题范围要小一些,研究和实验的操作性要强一些。课题来源,可以是《物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也可以由教师设计一些课题或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三、以设计和动手制作为主的活动 
         设计学习包括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并创造出实施的办法,如设计学校草坪、设计学校垃圾处理箱的分布和布局;改进某一系统,如排除“家庭电路”系统漏电问题;计划和组织一项物理量的测量活动,并对活动所需要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如设计“如何测量人体最大输出功率”;或设计一个采访活动,着重于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更强调操作性和针对性,更注重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设计制作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举行一次《自制乐器音乐会》,学生用药瓶、盘子、烧杯、橡皮筋等材料制作的吹奏、打击、弹拨乐器演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乐曲。图为学生制作的作品
         四、积极开展有效的科普活动
  在新世纪,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包涵着深邃的科学原理和知识。在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实践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根本之举,全社会一定要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学习技术的风气,当务之急是要用科学的观念和知识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科普活动。我们要把科普工作当做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把网络信息技术与物理活动实施过程有效整合。 
  因为信息技术领域是物理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探究内容,在物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通过建立相关网站,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探究指导提供可能。任何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都应基于新的、符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理念而进行,要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化灌输”。物理活动课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为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加速了实现学生、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开展好物理活动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需要通过各个活动领域的实施得以实现,它们有着共同的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