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与应用”的体会

【作者】 马陆峰

【机构】 邯郸市魏县教育局德政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广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各门学科教学改革服务,建成“校园网”教育资源实现局域网共享,加快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机制,落实“一保”、“三专”、“八制度”
  我校为确实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校”的各项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一保”。即保证设备的安全。我校完成工程建设后,对所有设备都进行全面登记,架设避雷针、安装防盗门、购买消防设备,真正做到防火、防盗、防尘、防漏电、防雷击、防高温,并安排人员全天候值班,确保财产安全。
  2、“三专”。即保证设备和软件专人管理、专人使用、专人维护,做好设备运行情况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小故障不隔夜,大故障不隔周”。
  3、认真落实“八项制度”。即认真落实《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资源收视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消防与安全用电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教学资源采集与传递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二、建立促进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确保师生长期应用
         我校从硬件添置、技术支援、技能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增加投入,确保教师能用远教资源。
         1、加强技术攻关,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我校充分调动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积极性,组建新型校园网络体系。将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器与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通过网线建成“校园网”。分配内部IP地址,这样,在全校每个PC机终端都能访问,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微机室同时上课,大大提高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加强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提升技能,树立教师应用的信心
  我校确立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的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思路,通过召开专题会、举办宣传栏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认识,提出 “点、线、面”相结合的培训办法,初步构建了与本校教师素质能力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齐步走”的校本培训方式。
  (1)以骨干教师超前培训为“点”,培养一些骨干技术人才资源。我校选派教师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现代远程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技术培训等活动,有计划为校本培训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奠定基础。
  (2)以各学科教师的岗上实践培训为“线”,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根据学科特点,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同时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教学节目,围绕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进行教师业务培训,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
  (3)以定期组织教师全员集中培训为“面”,整体提高教师应用远程教育技术的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请况利用现有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由本校的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骨干技术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远程教育资源使用和计算机基础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是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Flash制作、Internert网络知识、Photoshop(图形与图形素材制作)使用和远教资源应用技巧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学会了word、PowerPoint 等软件的运用;通过培训教师学会了远教资源在“校园网”中的使用方法;通过培训教师学会了远教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许多教师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文理科教研室都出现了一批能熟练操作的中青年教师。
  3、加强示范引路,实现“一点突破,全面开花”,激发教师应用的热情
  在实践中我校采取2种途径,激发教师的应用热情。
  (1)是定好“先行者”、办好“实验班”,即每个学科、每个年级确定部分教师、部分班级坚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上课、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达到“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目的,如我校出现了多个班同时都要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上课的可喜现象,为此,专门制定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上课的课程表。
  (2)是组织教师开展各种讲课活动,如开展应用远教资源上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并将讲课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模评先的重要依据,2007年德政镇中心校评选出两个示范课一等奖,获奖教师陈献锋、李志敏都是我校教师。
  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科教师看到了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激发了广大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热情,他们在默默享受着优质的免费资源:一年纪语文教师刘建刚利用网台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童话般的世界;二年纪语文教师张玉芬利用网台资源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三年纪语文教师张红霞利用网台资源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迅速提高;英语教师张爱井利用网台上标准的英语发音引导学生步入快乐的英语殿堂;数学教师王新民利用网台上的资源,让每位学生清楚的看到圆是由点运动而形成的;音乐教师王振龙利用网台课件把学生带进了歌声与欢乐的海洋;……
  三、建立资源开发整合机制,确保优质资源可持续利用
  远程教育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容量特大,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每学期通过卫星向下传输的资源极多,而学校160G的远程教育接收机是无法将一学期的资源全部接收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定期删除一些资源,但有的资源对教育教学来讲又是非常珍贵的,因此我校除了要保证按时接收之外,定期分类整理、保存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环。我校根据实际采取多种途径来保存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将优质教案优秀论文、精品课件等资源上传到“校本资源库”中实现资源的全程应用。
  1、网络服务器保存。我校已购置2个250G的硬盘作为资源库的储藏器,安装在学校网站服务器上,形成700G资源库,将一些需要保存较久、有利于连续应用的资源上传到学校网站的“本地资源库”中,让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学习中根据需要选择资源。
  2、光盘保存资源。对一些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刻录成光盘,将光盘分名别类存放,供教师查阅。
  3、纸质保存资源。如一些参考资料、习题等可打印成册,建立分类档案,供老师们借阅参考。
  总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机制是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的保障;建立促进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是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的关键;建立资源开发整合机制是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的升华。
  我们坚信我校一定会把这项造福学生和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管理好、应用好,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马陆峰,男,37岁,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担任大寨中心小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远程教育和网络管理等相关工作,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骨干技术教师兼大寨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