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无原则的娇惯会毁了孩子——郑云翔心理辅导案例
【作者】 臧玉晔
【机构】 密州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心理主题: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对无原则娇惯坚决说不。
多年教小学低年级学生,觉得难处不在教学,而在管理不会学习,不会与人打交道的学生。
郑云翔是我去年在密州路学校教的三年级的学生,一接手新班级,老班主任就告诉我郑云翔比较特殊,不会和同学相处,不会学习,家长也不喜欢搭理老师。接触了一段时间,还确实不好管理,令我头痛。在平日的教育当中,我发现郑云翔眼神发直,脾气躁狂,性格富有攻击性。他不仅自己不学,还故意捣乱,搞得其他人也没法学习。批评他几句,还和老师硬顶。而且他开始撒谎了,刚刚还承认自己的错误,转眼间就不承认了。
基本情况介绍:
郑云翔,男,9岁,小学三年级,脾气躁狂,富有攻击性,上课不懂遵守基本的规则,不会与人和谐相处,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原因分析:通过一系列教育,我发现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从对他小无原则的娇惯造成的。就像梦鸽对李天一的娇惯一样,毁了好好地一个孩子。
辅导过程:
我在去年1月7日写的教学随笔中是这样记录的:
今上午我领着同学们在复习第六单元的课本,他一个人又开始了娱乐,用嘴巴嚼纸,再用钢笔套吐到别的同学身上,同学们不理他,他就在那儿出声吸引大家的眼球。我要求他不要影响别的同学,他不听,到最后,只能让学生自己写生字,我去找他谈话。他终于安定下来了,可也快到下课时间了,又被他耽误了将近一节课,心里那个气呀!真想把他赶出去,不让他在教室呆着。但我知道这是不被允许的,我有时在想,为了一个学生而影响了更多学生的教学进程,值得吗?还好,有个理念在支撑着我的行为“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下午放学时,他又拿着刘辰宇的书包打了李勤颖的眼睛,问他为什么,他说看李勤颖不顺眼。我问他,如果我看你也不顺眼,是不是也可以打你的眼睛?他梗着脖子说不好。
送路队时,我拽着他的手要去找他家长,他说他妈妈很晚来接他。我说我等着。到了接送点,我给他妈打了个电话,他妈说要过会才能过来。我就和郑宇翔谈话。一边的马硕也在等家长,跟我说郑云翔上午又上小卖部买零食和玩具来(为学生的饮食健康,学校不允许学生到校外的小卖部买零食),郑云翔大声嚷着说没,你管不着。马硕说你还给我吃来,我没要。我问郑云翔:“同学说你是害你还是为你好?”他梗着脖子说是害他,同学们都打他,我管他也是害他,把我气得,甩开他的手就走了,我白疼你了。掏出电话给他妈打电话说我不等她了,他不听我管。刚打完电话就有点后悔,觉得我气呼呼的语气会伤害了家长。
回到家我正想给他妈妈打个电话道个歉,解释一下,别伤害了人家。正好有别的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学习情况,把这事给耽搁了。我打完电话就快做饭,边做饭边想怎么教育郑云翔,是不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刚做完饭,他妈妈打来电话向我道歉,说她和郑云翔在家谈了,也很生气,现在也不敢打他了,他很倔强,什么也听不进去。跟郑云翔妈妈谈了半天,我说我正在想办法怎样让他变好。问他喜欢吃什么?他妈妈说郑云翔吃东西不挑食,正好家里有大枣,明天带俩大枣表扬他鼓励他试一试。从心底里去感化他,不讨厌他,形成爱的气场,也许会让他改变。我想快放假了,我买上礼物到他家去拜访他,看看这样能不能拉近心灵的距离,顺便了解他的家庭教育问题。
郑云翔教育随笔2013年1月8日
今天早读看到郑云翔又在那儿玩,我就过去跟他说:“你好好学习,老师给你买好吃的。你喜欢吃啥,告诉老师,老师给你买。”他又梗着脖子说:“我什么也不吃,我不要。”我的火蹭蹭就上来了,心里想:我还不理你了,真让人管不上手。可转念一想昨晚的打算,还是把气压下去了。
第二节我上课的时候,他桌子上依然乱糟糟的,语文书也没拿出来,书包在桌子上随便放着。我让他拿出书来,他没动。我就帮他整理了一下桌子,给他把语文书拿出来,翻到我们在复习的那一页,指着同学们正在读的那句话,和他一起读着。他慢慢的能融进课堂,能学习了。我心里充盈着一种幸福。原来他的不学与我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我总是怕他影响别人学习,告诉他你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爱干啥干啥。在我和他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喜欢的气场,他从心里就能感觉到我对他的那种不喜欢,又怎么会去听我的话呢?所以,我应该反思的就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中午到校靠班的时候,郑云翔拿着漫画书站在吴晗宇那儿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拉着他的手,把他送到他位上,表扬他今中午表现真好,来了就看书,接着奖励给他一根棒棒糖,他眼神中流露出感动,非常高兴地接过了棒棒糖。我跟他说,吃完了,糖纸要扔哪儿?他轻轻的说垃圾桶。又一次感动中,关爱真的见效。
第三节我上课,他的嘴巴上满是墨水,我让他去洗干净,说墨水里含铅,容易引起铅中毒,得痴呆症。他问我为什么含铅,什么是痴呆症。我给他简单解释了一下,他说是魏千翔给他吹嘴上的,不管怎样,在嘴上影响的是咱的身体健康,咱不能不管自己的健康,去洗干净吧。他听话的去洗干净了。
因为我今天晚上开家长会,我给孩子发彩色卡纸,要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写感谢的话。表现不好的就不发彩色卡纸(其实都有的)。郑云翔接着就问:“老师我有没有。”我高兴的说,:“有,你今天表现这么好,肯定有。”亲自发给他一张,嘱咐他好好写,让妈妈能体会到儿子带来的幸福。他在那儿认真的写着,写完了,向我要剪刀用,他要把卡纸剪成一个心形献给妈妈。看着他一脸灿烂的样子,我心里也开心极了。看来真的需要好的教育方法和好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我要继续关爱他,让我和他之间形成一种关爱的气场,让他因为爱而改变自己,爱上学习。
家长会上我谈了教育郑云翔的感受,赢来了家长们的热烈掌声。由此,我又想到其他的学生,希望我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我的爱。
进一步深入教育发现,虽然我对他关爱有加,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可他就像捉摸不定的云,有时会让我无法教育。后来我和他妈妈联系沟通了一下,了解到在他一岁半时走丢过一次,自己和家里的小狗在山上过了一夜,妈妈昏迷住院,亲戚在寻找他的过程中出了车祸,第二天小狗回家领着家人到山上把他找到的。从此他妈妈自己不上班,自己亲自带孩子。对孩子万分娇惯,从来不舍得批评打骂孩子。她这无原则的娇惯造成了孩子不懂遵守规则,不会和人和谐相处,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也有几个学生存在这种现象。臧传勋智商很高,可是不会遵守规则,不会听课,足见无原则的娇惯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再后来和郑云翔的关系好了许多,可还是问题不断。我帮他联系了一位心理咨询师,想通过心理咨询师帮他改变一下他目前的状态。他妈妈在咨询了三个星期后,觉得很好。我跟心理咨询师了解了一下,知道孩子不是心理疾病,关键是家长的无原则娇惯造成的行为失当。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认可度很差,通过心理测试,孩子觉得除了他爷爷对他好点之外,包括他母亲和老师没有人对他好,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好。需要好好关爱他,好好帮助他。
辅导效果
家长在我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渐渐地学会教育孩子,和孩子慢慢谈心,孩子开始渐渐愿意和母亲交流愿意听妈妈的话。在班级内我也多关心他,让其他孩子多帮助他,多接纳他,他已经开始能够和同学们和谐相处除了,有什么事也喜欢跑到我身边和我说。上课也知道要好好听讲,好多次都能够当堂背过学习收获了。心里处于感动中,争取能够让我的关爱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的成长之路。
个案反思:
现在家庭多数就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守着一个孩子,很多学历很高的人,也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无原则的娇惯,让孩子不懂得遵守各种必需遵守的规则,我们要好好反思现下的家庭教育模式,开好真实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不是挂个牌子,走个形式。我们需要从社会大背景上,做好对众多将要为人父母的教育,让学生从中学就开始懂得,作为一个大人,要怎样去做好一个合格的公民,怎样去教育好自己将来的孩子。这样社会大背景就会慢慢改变,家庭教育就会更好,学校教育也就会更好干,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社会的教育水平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多年教小学低年级学生,觉得难处不在教学,而在管理不会学习,不会与人打交道的学生。
郑云翔是我去年在密州路学校教的三年级的学生,一接手新班级,老班主任就告诉我郑云翔比较特殊,不会和同学相处,不会学习,家长也不喜欢搭理老师。接触了一段时间,还确实不好管理,令我头痛。在平日的教育当中,我发现郑云翔眼神发直,脾气躁狂,性格富有攻击性。他不仅自己不学,还故意捣乱,搞得其他人也没法学习。批评他几句,还和老师硬顶。而且他开始撒谎了,刚刚还承认自己的错误,转眼间就不承认了。
基本情况介绍:
郑云翔,男,9岁,小学三年级,脾气躁狂,富有攻击性,上课不懂遵守基本的规则,不会与人和谐相处,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原因分析:通过一系列教育,我发现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从对他小无原则的娇惯造成的。就像梦鸽对李天一的娇惯一样,毁了好好地一个孩子。
辅导过程:
我在去年1月7日写的教学随笔中是这样记录的:
今上午我领着同学们在复习第六单元的课本,他一个人又开始了娱乐,用嘴巴嚼纸,再用钢笔套吐到别的同学身上,同学们不理他,他就在那儿出声吸引大家的眼球。我要求他不要影响别的同学,他不听,到最后,只能让学生自己写生字,我去找他谈话。他终于安定下来了,可也快到下课时间了,又被他耽误了将近一节课,心里那个气呀!真想把他赶出去,不让他在教室呆着。但我知道这是不被允许的,我有时在想,为了一个学生而影响了更多学生的教学进程,值得吗?还好,有个理念在支撑着我的行为“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下午放学时,他又拿着刘辰宇的书包打了李勤颖的眼睛,问他为什么,他说看李勤颖不顺眼。我问他,如果我看你也不顺眼,是不是也可以打你的眼睛?他梗着脖子说不好。
送路队时,我拽着他的手要去找他家长,他说他妈妈很晚来接他。我说我等着。到了接送点,我给他妈打了个电话,他妈说要过会才能过来。我就和郑宇翔谈话。一边的马硕也在等家长,跟我说郑云翔上午又上小卖部买零食和玩具来(为学生的饮食健康,学校不允许学生到校外的小卖部买零食),郑云翔大声嚷着说没,你管不着。马硕说你还给我吃来,我没要。我问郑云翔:“同学说你是害你还是为你好?”他梗着脖子说是害他,同学们都打他,我管他也是害他,把我气得,甩开他的手就走了,我白疼你了。掏出电话给他妈打电话说我不等她了,他不听我管。刚打完电话就有点后悔,觉得我气呼呼的语气会伤害了家长。
回到家我正想给他妈妈打个电话道个歉,解释一下,别伤害了人家。正好有别的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学习情况,把这事给耽搁了。我打完电话就快做饭,边做饭边想怎么教育郑云翔,是不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刚做完饭,他妈妈打来电话向我道歉,说她和郑云翔在家谈了,也很生气,现在也不敢打他了,他很倔强,什么也听不进去。跟郑云翔妈妈谈了半天,我说我正在想办法怎样让他变好。问他喜欢吃什么?他妈妈说郑云翔吃东西不挑食,正好家里有大枣,明天带俩大枣表扬他鼓励他试一试。从心底里去感化他,不讨厌他,形成爱的气场,也许会让他改变。我想快放假了,我买上礼物到他家去拜访他,看看这样能不能拉近心灵的距离,顺便了解他的家庭教育问题。
郑云翔教育随笔2013年1月8日
今天早读看到郑云翔又在那儿玩,我就过去跟他说:“你好好学习,老师给你买好吃的。你喜欢吃啥,告诉老师,老师给你买。”他又梗着脖子说:“我什么也不吃,我不要。”我的火蹭蹭就上来了,心里想:我还不理你了,真让人管不上手。可转念一想昨晚的打算,还是把气压下去了。
第二节我上课的时候,他桌子上依然乱糟糟的,语文书也没拿出来,书包在桌子上随便放着。我让他拿出书来,他没动。我就帮他整理了一下桌子,给他把语文书拿出来,翻到我们在复习的那一页,指着同学们正在读的那句话,和他一起读着。他慢慢的能融进课堂,能学习了。我心里充盈着一种幸福。原来他的不学与我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我总是怕他影响别人学习,告诉他你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爱干啥干啥。在我和他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喜欢的气场,他从心里就能感觉到我对他的那种不喜欢,又怎么会去听我的话呢?所以,我应该反思的就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中午到校靠班的时候,郑云翔拿着漫画书站在吴晗宇那儿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拉着他的手,把他送到他位上,表扬他今中午表现真好,来了就看书,接着奖励给他一根棒棒糖,他眼神中流露出感动,非常高兴地接过了棒棒糖。我跟他说,吃完了,糖纸要扔哪儿?他轻轻的说垃圾桶。又一次感动中,关爱真的见效。
第三节我上课,他的嘴巴上满是墨水,我让他去洗干净,说墨水里含铅,容易引起铅中毒,得痴呆症。他问我为什么含铅,什么是痴呆症。我给他简单解释了一下,他说是魏千翔给他吹嘴上的,不管怎样,在嘴上影响的是咱的身体健康,咱不能不管自己的健康,去洗干净吧。他听话的去洗干净了。
因为我今天晚上开家长会,我给孩子发彩色卡纸,要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写感谢的话。表现不好的就不发彩色卡纸(其实都有的)。郑云翔接着就问:“老师我有没有。”我高兴的说,:“有,你今天表现这么好,肯定有。”亲自发给他一张,嘱咐他好好写,让妈妈能体会到儿子带来的幸福。他在那儿认真的写着,写完了,向我要剪刀用,他要把卡纸剪成一个心形献给妈妈。看着他一脸灿烂的样子,我心里也开心极了。看来真的需要好的教育方法和好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我要继续关爱他,让我和他之间形成一种关爱的气场,让他因为爱而改变自己,爱上学习。
家长会上我谈了教育郑云翔的感受,赢来了家长们的热烈掌声。由此,我又想到其他的学生,希望我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我的爱。
进一步深入教育发现,虽然我对他关爱有加,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可他就像捉摸不定的云,有时会让我无法教育。后来我和他妈妈联系沟通了一下,了解到在他一岁半时走丢过一次,自己和家里的小狗在山上过了一夜,妈妈昏迷住院,亲戚在寻找他的过程中出了车祸,第二天小狗回家领着家人到山上把他找到的。从此他妈妈自己不上班,自己亲自带孩子。对孩子万分娇惯,从来不舍得批评打骂孩子。她这无原则的娇惯造成了孩子不懂遵守规则,不会和人和谐相处,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也有几个学生存在这种现象。臧传勋智商很高,可是不会遵守规则,不会听课,足见无原则的娇惯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再后来和郑云翔的关系好了许多,可还是问题不断。我帮他联系了一位心理咨询师,想通过心理咨询师帮他改变一下他目前的状态。他妈妈在咨询了三个星期后,觉得很好。我跟心理咨询师了解了一下,知道孩子不是心理疾病,关键是家长的无原则娇惯造成的行为失当。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认可度很差,通过心理测试,孩子觉得除了他爷爷对他好点之外,包括他母亲和老师没有人对他好,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好。需要好好关爱他,好好帮助他。
辅导效果
家长在我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渐渐地学会教育孩子,和孩子慢慢谈心,孩子开始渐渐愿意和母亲交流愿意听妈妈的话。在班级内我也多关心他,让其他孩子多帮助他,多接纳他,他已经开始能够和同学们和谐相处除了,有什么事也喜欢跑到我身边和我说。上课也知道要好好听讲,好多次都能够当堂背过学习收获了。心里处于感动中,争取能够让我的关爱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的成长之路。
个案反思:
现在家庭多数就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守着一个孩子,很多学历很高的人,也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无原则的娇惯,让孩子不懂得遵守各种必需遵守的规则,我们要好好反思现下的家庭教育模式,开好真实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不是挂个牌子,走个形式。我们需要从社会大背景上,做好对众多将要为人父母的教育,让学生从中学就开始懂得,作为一个大人,要怎样去做好一个合格的公民,怎样去教育好自己将来的孩子。这样社会大背景就会慢慢改变,家庭教育就会更好,学校教育也就会更好干,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社会的教育水平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