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景明
【机构】 姚渡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情感具有调节功能和动力功能。实践证明: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理解教师的和谐氛围,浓浓的情感交流是绝不可少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情感 激趣 明理 导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其表现为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其做法是:
一、以情激趣。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有两难,一是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社会因素的影响,金钱实惠的诱惑,导致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进来的”。我在教学中首先运用了感情投资,用爱结情,以情激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一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学生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我经常深入到我的学生中,像大哥哥一样嘘寒问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有一次上课,一个同学突然生病,我亲自背他到医院,老师的举动赢得了学生的敬意。的确“亲其师,信其道”。我的话他们爱听了,我任教的思想品德课他们由厌学变成了爱学了。
二、以情明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也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或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让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浓厚的情感。讲授知识语中含情,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讲授每一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到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帝国主义屠杀南京三十万同胞的暴行,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花。我点明“落后挨打,贫穷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东方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兴奋地讲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电子白板上点出“国衰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三、以情导行。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会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会做人。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自己做出表率,言传身教,从我的行动中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以情启思,明理践行。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引导学生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父母在衣食起居等方面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父母的生日吗?”教室里一下静下来了,一会儿有个同学说出父母的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同时我是一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严中有情,端正学风。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的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怪像,出怪调。课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进行了严厉批评,帮他分析危害,并与他一起学习关于“守纪律”的内容,使他明白了“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一直以情感教学为先,我所任教的思想品德学科在全县统考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理解教师的和谐氛围,浓浓的情感交流是绝不可少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情感 激趣 明理 导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其表现为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其做法是:
一、以情激趣。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有两难,一是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社会因素的影响,金钱实惠的诱惑,导致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夸美纽斯说:“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进来的”。我在教学中首先运用了感情投资,用爱结情,以情激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一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学生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我经常深入到我的学生中,像大哥哥一样嘘寒问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有一次上课,一个同学突然生病,我亲自背他到医院,老师的举动赢得了学生的敬意。的确“亲其师,信其道”。我的话他们爱听了,我任教的思想品德课他们由厌学变成了爱学了。
二、以情明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也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或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让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浓厚的情感。讲授知识语中含情,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讲授每一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到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帝国主义屠杀南京三十万同胞的暴行,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花。我点明“落后挨打,贫穷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东方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兴奋地讲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电子白板上点出“国衰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三、以情导行。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会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会做人。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自己做出表率,言传身教,从我的行动中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以情启思,明理践行。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引导学生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父母在衣食起居等方面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父母的生日吗?”教室里一下静下来了,一会儿有个同学说出父母的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同时我是一个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严中有情,端正学风。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的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怪像,出怪调。课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进行了严厉批评,帮他分析危害,并与他一起学习关于“守纪律”的内容,使他明白了“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一直以情感教学为先,我所任教的思想品德学科在全县统考中名列前茅。实践证明: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理解教师的和谐氛围,浓浓的情感交流是绝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