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运用游戏教学

【作者】 杨 博

【机构】 剑门关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参与学习,探索新知,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游戏;运用策略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新内容的教学,旧知识的巩固,也可用于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发展非智力因素。而且游戏时游戏者的数量和参与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英语教学内容比较多,主要有字母、单词、句型、对话、阅读及作文等。针对内容的不同,在设计运用游戏时就要采用不同的形式。字母与单词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游戏,形式灵活多变,比如:填缺,接龙,抢答,大小声,找朋友,开火车……;句型与对话,这两者都具有实用性,所以最好在情境中进行,让学生进行情景再现,或让学生自由设计情景再表演,在这其中能设计几款有趣的游戏则效果更好。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光在生理上个子长高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也在不停地改变。低年级时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小游戏所吸引,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增长,那些曾经很好玩很有趣的游戏在他们看来却失去了玩的意愿。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然那些自认为成熟的高年级学生会觉得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太幼儿化,会应付式地、约束地玩玩,甚至不屑于加入。所以那些在低年级段常用的简单游戏到了高年级最好就不要再使用了,要相应地提高游戏的难度,让学生觉得具有挑战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如在低年级段较长用的“开火车”、“找朋友”之类简单的游戏到了高年级就要尽量少用了,可以采用一些“猜一猜他在做什么”,“打陷阱”等需要更高智慧的游戏了,或是提高小组间的竞争强度,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提高游戏的激烈程度。
  有时我们上课,课堂气氛好像很好很激烈,学生也好像很投入玩得很开心,但一堂课下来,除了高兴学生什么都没有掌握,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那么这堂课就是彻底的失败。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们教者应该把握教学进度,掌握课堂节奏,并要预知学生什么时候平静认真的学习,什么时候激烈的游戏,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放松。如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一直处于激动兴奋的状态,那么他们就很容易疲倦,同时也不利于我们教学内容的完成。游戏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如果游戏不能对学生学习起作用,那么就算游戏再有趣再好玩,我们也应该舍弃。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新内容要学生理解接受甚至运用可能难度过大,这时我们可以设计游戏,使内容简化,难度降低,同时也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学习。如在句型练习时,因为新句型比较长,学生一下子还不能完全接受,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小游戏了,老师说前半句,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补充完整;或是学生说前半句,老师补充完整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在无形之间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加以锻炼。
  在做游戏时,我们常常看到这一幕:老师宣布完做游戏后,就将课堂交给学生,他自己就在旁边面无表情地看着学生做游戏。学生在开心地游戏,而老师只在旁边做个旁观者,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了。其实如果老师能进入到游戏中,与学生一起游戏或是带动学生参加游戏,效果肯定会更好。老师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会提高,游戏的有效性也就相应地提高,同时师生关系会更融洽,学生对于老师的喜爱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对于我们英语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所执教的班上就有好几个同学,平时上课虽然也很努力地听课,但一到回答问题或是朗读课文时,总看不到他们举起的手,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根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他们显得很低调。但在游戏时,他们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坐得直直得,头抬得高高得,这时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上课认真的同学,在游戏时都有机会参加,而且他们的机会会更大些。这让我看到了这些同学自信的一面,所以在游戏时又会不自觉得多照顾他们。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时,他们会感受到极大的乐趣,而此时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对于一些过于好胜的学生或过于自卑的学生,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对其进行鼓励教育,以达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游戏,就会有胜利与失败。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可以重头再来。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会获得很多感触,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对他进行一番评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游戏观,甚至改他们一些不良的习惯。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完成,甚至可以让参加游戏的学生自己来完成。通过不同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提高他们接受批评与教育与能力。有的老师会认为只是小孩子的游戏而已,不怎么重要。但在学生的心中,游戏是很重要的。学生对于游戏就有如我们对于工作。
  所以在游戏时,老师作为比较重要的判定者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老师是否公平公正,会直接影响学生参加游戏的态度,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他们希望即使是在游戏中也能被公正地对待。如果老师在游戏时有失公允,对学生是很大的打击,会影响他们继续游戏的热情,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游戏过程很激烈,游戏效果很好,但很多老师会忽视对游戏进行总评。老师为了赶时间,常常是黑板上画满了小红旗,还没有清点,还没有算出谁赢谁负,就匆匆下课了,留下了全班期待的眼神。游戏结束后,老师一定要对游戏进行小结性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小组竞争竞赛类的游戏,游戏结束后,老师一定要针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分出高低。不然,就像考了试却不知道成绩一样,胜出的学生就不会感受到成就感,对于以后再进行类似的游戏会产生不愉快感,就不再会有继续参加类似游戏的积极性了。课堂上,游戏进行得热火朝天,如果课后学生还能继续自己游戏,如果英语游戏如果能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那么对于游戏的设计者——老师来说,可谓是无上的荣誉。我们要让学生不但上课能玩得开心,学得快乐,而且让他们能在课后继续以游戏的形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游戏时就要考虑游戏的小组可行性,人多可以玩,人少也可以玩的游戏,学生们都会乐于进行的。
  在小学阶段,游戏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如果离开了游戏,学习也就失去了那耀眼的光芒。我们要通过游戏这架桥将学生们带入快乐学习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