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

【作者】 雷冉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从人称系统和情态系统的角度对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讲倾向于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中低量情态动词来实现各种基于政治和权力需要的人际功能。
  关键词: 国情咨文; 批评性话语分析; 情态;人称系统
  1. 引言
  国情咨文是宪法布置给总统一年一度向国会报告的任务。作为演讲者的美国总统一定会巧妙的运用语言策略来树立自己党派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本文以奥巴马2014年1月29日的国情咨文为语料,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国情咨文的人称和情态,揭示国情咨文背后的话语意义。
  2. 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于英国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揭示语篇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如何为之服务(辛斌,2013:1-5)。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上。Halliday将语言的功能抽象概括为三大语言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部经验,世界及其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功能,主要由及物系统来实现(王冬梅,2008:175 )。人际功能,是指能表达作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他(她)对事物的推断的功能,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将其本身与其使用者所处的情景环境相联系的功能,它主要由主述位系统和信息结构来实现。鉴于文章篇幅限制,本文从人称代词系统和情态系统两个方面分析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讲。
  3. 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分析
  3.1 人称代词
  演讲中,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凸显演讲者和受众的关系。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第一人称有I, me, my, myself,86次,We, us, our, ourselves,244次,第二人称you, your, yourself, yourselves,26次,第三人称He, him, his, she, her, himself, herself,63次,They, them, their, themselves,68次。
  该语料共使用人称代词487次,其中,第二人称用的最少。第二人称的使用很容易使受话者感受到交际双方地位不平等,如:Some require congressional action, and I'm eager to work with all of you. 奥巴马使用第二人称显示了其作为领导人的权威和地位。但如果过多使用第二人称容易疏远领导者与民众的关系,也不符合演讲的特点,所以此语料中,第二人称用的最少。
  第一人称在全文人称代词中使用数量最多,鉴于此,本文将从I和we单复数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人称的使用。
  3.1.1 I 的使用
  I 在本语料中出现了68次,如:As president, I'm committed to making Washington work better…I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本语料中指代奥巴马自己。一般而言,政治演讲中过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会导致过度强调总统个人作用而忽视政党或团体功劳。由于本语料是国情咨文,所以文中提到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从总统的角度出发的,故大量使用第一人称是可理解的。
  3.1.2 We的使用
  We在本语料中出现了126次,如:We know where to start: the best measure of opportunity is access to a good job. 该句中的we指称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政府,它包含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但是又不同于I,含有一种团体和政党的意味,更易为受众所接受。
  3.2 情态动词
  韩礼德根据说话者对一项主张或提议的有效肯定程度,以及说话者对执行某项提议和要求承担某种责任义务的决心大小,把情态按照高、中、低的量值范围进行分类。
  3.2.1 will的用法
  演讲中“will”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种:(1)对未来行动的一种推测,如:It will give businesses customers with more money to spend. “Will”这个词表示推测,说明对于某件事,演讲者虽不是完全肯定,但也是比较确定的。演讲中大量使用“will”一次,表明奥巴马对自己国情咨文中阐述的纲领政策的作用和成效持肯定态度。(2)表达一种允诺,如:In the coming weeks, I will issue an executive order requiring federal contractors to pay their federally-funded employees a fair wage of at least $10.10 an hour. 奥巴马做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赢得普通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其中提高最低工资是很有效的一项措施。他试图通过“will”一词的使用影响人们心理,获得民众肯定。
  3.2.2 can的用法
  除will外,can是使用数量最多的情态动词。Can在该语料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种:(1)表达一种可能性,如:That's why I believe this can be a breakthrough year for America. (2)表示一种能力,如:…if you work hard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you can get ahead. 情态动词“can”是低量值词,该词的使用不但不会像 “must”一样给听众带来压力感,还会向听众展示奥巴马谦卑的态度和诚恳的意愿,更易为听众接受。奥巴马试图借此拉拢人心,营造情感共鸣。
  结语
  本文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指导下,从人称系统和情态系统的角度对2014年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讲进行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在演讲中采用了多种语言策略, 构建了其积极有为、奋发进取的美国领导人形象。
  参考文献:
  [1]陈艺.近十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2)
  [2]辛斌.批评话语分析: 目标、方法与动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 (4)
  作者简介:雷冉冉(1990-01-16),女,汉族,山东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