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之我见

【作者】 郭 萍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制约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人际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影响教育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拥有优良 的道德品质、系统的知识结构、灵活的思维方式、积极的合作精神、超越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1.提高自身素质,以热情感染学生。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时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生和教师协调一致,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
  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要想改变长久以来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必须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家加里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教学效果就愈差。
  3.了解每一名学生,教学过程因人而异。
  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教师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教育目的,教学更是如此,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达到在原有的起点,切合自己的实际来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觉得不够解渴,造成兴趣提不起来;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一是要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去进行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学,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4.创建轻松情境,优化课堂结构。
  美好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出思维的极大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了条件。例如,教师在讲授对话、课文时,可巧妙构思,随之介绍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名人钦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学中要“学会”到“会学”转化,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想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结构,首先要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变死学为活学,无论对话、课文还是写作、都要避免死教、死学,老师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只能。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使学生和自己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案例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进行教学,师生间彼此真诚地接纳对方从而达到心理相容,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热情高涨,主体作用就能发挥出来,教学目的就能实现。而现在有的老师感觉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因此,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和谐合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所谓“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爱心是师生关系的溶解剂。夏丏尊先生说的好:“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满足,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夯实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投入的感情是不求回报的,但往往,教师付出一分爱,却可以得到学生十分的回报。
  2、改变教师自身观念和形象。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需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是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3、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就好比给学生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精神饱满,积极主动,会加速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4、师生间要民主平等地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不再一味地听从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对老师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更理解你,信任你,才能更愿意接近你,和你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融洽。愿每一个教师都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