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 陶善芬
【机构】 顺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本身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让小学生了解自己祖国的悠久璀璨的文化应从识字和写字开始。不论是原先的《教学大纲》还是新颁布的《课程标准》都对小学生的写字有一个刚性的要求,体现了学校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围绕这一刚性的要求,我们回头看看学生的写字情况,特别是农村学生,我们不免有点汗涔涔的了。笔者在农村小学从教多年,就本学区的学生的写字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了解,写字教学现况着实令人担忧。笔者仅从调查中筛选如下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解说。
一组数据:对我校三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写字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
注:其中二班语文教师对写字教学比较重视,因此写字状况较一班好
上述调查数据反映的虽然是个案,但是带有普遍现象,代表了农村小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
视镜
写姿 调查发现学生写作业时整个脸面与作业本之间形成平行的两个面,两面相距不足20厘米;有的甚至是睡觉式写字(把头歪放在桌上)。走近你还会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的作业本摆放的水平位置与前胸约成45度的角或者角度更大,这样的角度必然导致身体必须侧过去,形成左肩低右肩高的姿势。
执笔 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你会发现学生的执笔姿势真乃五花八门:有食指和中指紧紧夹住笔杆的、有仅有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的、还有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从三方同时包围夹住的、有的虽然三指位置正确,但是笔尖向内侧,笔杆另一端则伸向外侧……凡此种种执笔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执笔的位置与笔尖相距不足一厘米。
字迹 这样的写姿和如此的执笔方式怎能写出规范的汉字呢!字迹大小不一,有的是蝇头小字,导致笔画纠集在了一起,有的不注意字的整体性,字迹笔画显得离散了;有的字迹显得营养不良:不是肥胖就是弱不禁风,头大身小或头小身大;有的同学甚至为了把字写得整齐,使用了直尺,沿着直尺书写,可想而知写出的字迹没有了勾、捺和撇;更有甚者把字的结构改变了……凡此种种不规范的的字迹让人看了担忧和自责,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具有直观美和结构美的汉字怎么就被写成了如此模样,这又怎能激起他们书写汉字的兴趣呢,更谈不上对汉字的热爱。
解读
经过一番调查和细心的观察之后,笔者总结了造成学生写字不规范的种种原因:
一、领导重视不够。学校领导没有充分重视写字教学,忽视了对写字教学的日常管理,学校没有形成浓厚的认认真真写字的氛围。学校没有把写字教学纳入教师的工作实绩考评中,从而使得一部分教师放松了对学生写字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要求。应试教育也使得写字教学被冷落了。只要考高分,字写得美不美观,那是无关紧要的。每学期末的语文教学检测,出题者煞费苦心的设置了写字检测一题,让学生在田字格中规范的写字,考察学生平时的写字情况,但评卷时领导却没有真正领悟到出题者的一番苦心。
二、教师认识不足。上述两班的写字对比情况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如果语文教师注重学生的写字,那么该班学生的写姿、执笔、字写相对比较规范,反之则不然。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写字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业成绩好,至于写出的字规范不规范,那是他们以后或是工作后的事情。翻开一些班级学生的语文作业,字迹不规范无不说明了这点。其实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象征之一的汉字《课程标准》对其规范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也为此进行了一些努力。如精心设计了《写字》读本,作为学生规范写字的范本。然而我们一部分的一线语文教师却没有重视这本书的作用,完成上面的习字只不过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差事,规不规范并不重要。有的甚至是扔到了办公室的拐角里,根本没有发到学生的手中。
三、教师间配合不密切。一般的科任老师认为抓写字那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与己不相干或关系不大。从而造成各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写字的要求不统一,学生也视学科区别对待。一般来说语文作业字迹比较端正规范点,其他学科则敷衍了事。各科教师间要求尺度不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各班级语文教师对写字态度的不同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如写字整体不错班级的一些学生认为虽然自己的字在本班不好,但与其他班级学生的相比还是不错的,这种认识给老师纠正他们不规范写字带来了困难。
四、既成习惯难改。调查还发现一些学生不规范写字是从幼儿园开始的。由于农村幼儿园的条件有限以及家长的文化素质等原因,使得孩子提前介入写字或在缺乏必要的指导下进行写字,那完全是一种自由式的,不论从坐姿、执笔还是汉字书写顺序,都是不规范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改掉是十分困难的。
五、家庭指导环节缺失。如果把同一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放在一起比较,你会发现字迹一个规范,一个马虎。留守孩子在家中缺乏指导和监督,自觉性不高的他们往往作业时会草草了事。
六、课桌椅不配套。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课桌椅没有按学生的需求统一定做,增加了学生写字的不舒服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写字的质量。
良方
找到了学生写字不良习惯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加以纠正和给予指导。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认识到让学生写一手规范的汉字,指导他们掌握正确坐姿和规范执笔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责,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他们对汉字情感的要求。为此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对写字教学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写字教学开展,创造浓厚的写字氛围。如把学生的写字纳入教师工作实绩考评中,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写字活动,教师也参与其中。我县小庙小学开展了以写字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学校在积极创造写字教学的软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改善写字教学的硬环境。
其次家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应主动与学生家庭取得共识,帮助家长们提高对孩子写字的认识,如利用家长学校给家长们强调写规范字的重要性,使家张能够主动督促孩子规范写字。对于留守的学生学校也应帮助他们找一位合适的写字监管人,可以是本校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
第三全体教师密切配合,一致行动。各科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规范写字的认识(包括写姿、执笔),形成一致行动,在全方位的督促和指导下进行写字,形成班级氛围。
第四发动学生群众,相互督促。俗话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应注意调动班级中的每一个细胞,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互评互比,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如展示台,谈心得体会,帮扶结对子,写字历程(写字的前后对比。)……
面对农村小学的如此堪忧的写字教学现状,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应有忧患意识,为了祖国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的一致行动起来,让孩子健康的写字,在写字中感受汉字的美,激发热爱汉字的情感。
一组数据:对我校三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写字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
注:其中二班语文教师对写字教学比较重视,因此写字状况较一班好
上述调查数据反映的虽然是个案,但是带有普遍现象,代表了农村小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
视镜
写姿 调查发现学生写作业时整个脸面与作业本之间形成平行的两个面,两面相距不足20厘米;有的甚至是睡觉式写字(把头歪放在桌上)。走近你还会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的作业本摆放的水平位置与前胸约成45度的角或者角度更大,这样的角度必然导致身体必须侧过去,形成左肩低右肩高的姿势。
执笔 如果我们仔细查看,你会发现学生的执笔姿势真乃五花八门:有食指和中指紧紧夹住笔杆的、有仅有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的、还有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从三方同时包围夹住的、有的虽然三指位置正确,但是笔尖向内侧,笔杆另一端则伸向外侧……凡此种种执笔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执笔的位置与笔尖相距不足一厘米。
字迹 这样的写姿和如此的执笔方式怎能写出规范的汉字呢!字迹大小不一,有的是蝇头小字,导致笔画纠集在了一起,有的不注意字的整体性,字迹笔画显得离散了;有的字迹显得营养不良:不是肥胖就是弱不禁风,头大身小或头小身大;有的同学甚至为了把字写得整齐,使用了直尺,沿着直尺书写,可想而知写出的字迹没有了勾、捺和撇;更有甚者把字的结构改变了……凡此种种不规范的的字迹让人看了担忧和自责,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具有直观美和结构美的汉字怎么就被写成了如此模样,这又怎能激起他们书写汉字的兴趣呢,更谈不上对汉字的热爱。
解读
经过一番调查和细心的观察之后,笔者总结了造成学生写字不规范的种种原因:
一、领导重视不够。学校领导没有充分重视写字教学,忽视了对写字教学的日常管理,学校没有形成浓厚的认认真真写字的氛围。学校没有把写字教学纳入教师的工作实绩考评中,从而使得一部分教师放松了对学生写字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要求。应试教育也使得写字教学被冷落了。只要考高分,字写得美不美观,那是无关紧要的。每学期末的语文教学检测,出题者煞费苦心的设置了写字检测一题,让学生在田字格中规范的写字,考察学生平时的写字情况,但评卷时领导却没有真正领悟到出题者的一番苦心。
二、教师认识不足。上述两班的写字对比情况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如果语文教师注重学生的写字,那么该班学生的写姿、执笔、字写相对比较规范,反之则不然。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写字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业成绩好,至于写出的字规范不规范,那是他们以后或是工作后的事情。翻开一些班级学生的语文作业,字迹不规范无不说明了这点。其实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象征之一的汉字《课程标准》对其规范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也为此进行了一些努力。如精心设计了《写字》读本,作为学生规范写字的范本。然而我们一部分的一线语文教师却没有重视这本书的作用,完成上面的习字只不过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差事,规不规范并不重要。有的甚至是扔到了办公室的拐角里,根本没有发到学生的手中。
三、教师间配合不密切。一般的科任老师认为抓写字那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与己不相干或关系不大。从而造成各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写字的要求不统一,学生也视学科区别对待。一般来说语文作业字迹比较端正规范点,其他学科则敷衍了事。各科教师间要求尺度不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各班级语文教师对写字态度的不同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如写字整体不错班级的一些学生认为虽然自己的字在本班不好,但与其他班级学生的相比还是不错的,这种认识给老师纠正他们不规范写字带来了困难。
四、既成习惯难改。调查还发现一些学生不规范写字是从幼儿园开始的。由于农村幼儿园的条件有限以及家长的文化素质等原因,使得孩子提前介入写字或在缺乏必要的指导下进行写字,那完全是一种自由式的,不论从坐姿、执笔还是汉字书写顺序,都是不规范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改掉是十分困难的。
五、家庭指导环节缺失。如果把同一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放在一起比较,你会发现字迹一个规范,一个马虎。留守孩子在家中缺乏指导和监督,自觉性不高的他们往往作业时会草草了事。
六、课桌椅不配套。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课桌椅没有按学生的需求统一定做,增加了学生写字的不舒服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写字的质量。
良方
找到了学生写字不良习惯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加以纠正和给予指导。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认识到让学生写一手规范的汉字,指导他们掌握正确坐姿和规范执笔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责,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他们对汉字情感的要求。为此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对写字教学的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写字教学开展,创造浓厚的写字氛围。如把学生的写字纳入教师工作实绩考评中,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写字活动,教师也参与其中。我县小庙小学开展了以写字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学校在积极创造写字教学的软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改善写字教学的硬环境。
其次家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应主动与学生家庭取得共识,帮助家长们提高对孩子写字的认识,如利用家长学校给家长们强调写规范字的重要性,使家张能够主动督促孩子规范写字。对于留守的学生学校也应帮助他们找一位合适的写字监管人,可以是本校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
第三全体教师密切配合,一致行动。各科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规范写字的认识(包括写姿、执笔),形成一致行动,在全方位的督促和指导下进行写字,形成班级氛围。
第四发动学生群众,相互督促。俗话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应注意调动班级中的每一个细胞,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互评互比,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如展示台,谈心得体会,帮扶结对子,写字历程(写字的前后对比。)……
面对农村小学的如此堪忧的写字教学现状,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应有忧患意识,为了祖国的明天,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的一致行动起来,让孩子健康的写字,在写字中感受汉字的美,激发热爱汉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