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发展高校科协 促进科技创新

【作者】 朱征宇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文章结合高校科协工作,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科协在组织建设、科普宣传、学术交流、厂会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协;科技创新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discusses the new situation in the associ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the propaganda of popular science,academic exchanges,cooperation,personnel training and other factory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国务院 2006 年正式发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明确了社会团体的责任,对科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协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高等院校是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地,高校科协是在上级科协、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科技群众团体,是学校党政领导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助手,是学校党政领导联系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是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之家。因此加强和发展高校科协工作、发挥高校科协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一、加强组织建设,促进服务意识
  高等院校应高度重视科协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高校科协组织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自觉地把科协工作摆在党的群众工作大局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局中来考虑,在履行科技社团职责和发展国家科技事业这两方面把握好科协工作的前进方向。高校科协可以依照国家法律和协会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各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科技发展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科协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开展各项工作,要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科协组织这座桥梁,传送到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中去。高校科协还可以通过和全国同类的科协单位以及上级科协组织,建立与全国各类学协会的联系,为协会开展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人才和信息支撑。
  第二,高校科协要提倡服务精神,落实民主办会的科协工作宗旨,全心全意地团结和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举荐人才,广交朋友,及时准确地向学校和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依法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多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科技事业发展和优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真正把高校科协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
  第三,高校科协要积极引导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责任心,使他们确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技精神,以改革的精神研究高校科技工作的新情况,认真解决高校科技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活跃学术思想,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加快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为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
  二、加强科普宣传,促进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普及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科协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组织力量,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对科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努力开创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1、高校科普
  高校科协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创新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工作,要以学校为基地,发挥高校知识密集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这一独特优势,构建校科协、专业分会、挂靠学协会和大学生科协立体网络,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充分发挥科协科普宣传工作主力军的作用,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服务;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积极普及科技知识;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普宣传周活动,举办高校开放日活动,将高校的科普设施向社会开放,使科普设施成为公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增进科技知识、树立科普理念的重要阵地;积极创造条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通过报告会、咨询会、图片资料、实物展示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高校科协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发扬科学精神、端正学术行为、坚守科学伦理、遵守科学规范,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高校中形成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高校科普活动的影响力。
  2、社会科普
  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及地方省市科协的基层组织,高校的科协活动必须与上级科协活动相结合,必须在上级科协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努力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科技普及、社会服务、科技维权、决策咨询等活动,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一是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关于科普宣传和教育的系列活动安排与计划,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参加每年度的科技活动周活动以及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活动,利用高校在科普方面的丰富资源,扩大实训基地、实验室等场所的对外开放力度,服务地方的科普活动。
  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科普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他们将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向全社会辐射,广泛宣传科技基础知识,宣传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特别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
  三是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画廊、科普学校、科普活动为载体,把社会科普工作引向深入。组建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网,使其成为社区科普工作的承担者和实践者。在街道、社区增加科普橱窗、科普宣传角,开辟科普宣传阵地,帮助市民活跃文化生活,培养高尚情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渠道兴办科普的局面,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三、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地呈现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科技活动越来越社会化、规模化和全球化。学术交流活动是沟通科技工作者交流的桥梁,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摇篮。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科协组织的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活跃学术气氛、学术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教师及科技队伍的迅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1、创造有利环境,活跃学术气氛
  高校科协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高校作为国家重要的一支信息源、知识源、人才源,只有在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中才能保持其发展优势。在各种学术交流中可以促进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促进新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
  高校科协必须服务于高校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要积极围绕本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和挂靠学协会所属学科的学科前沿问题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鼓励科技工作者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配套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进学术繁荣,从而充分发挥科协的专业学科和人才优势,努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另外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反映高校学术水平的一个窗口。要办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高校科协可以协作高校出版社、学报编辑部、高教研究所等出版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交流学术成果。
  2、加强对外合作,构建学术平台
  高校科协在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资源与优势。高校是各级、各类学会或协会的集聚地,全国各类学会或协会大多在高校设有专门的常设机构,或挂靠在学校的某一专业学科下,这为高校科协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高校科协可以充分运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学术交流搭建便捷的平台。
  高校科协的会员,很多都是专业领域的学术专家、技能高手,也是国家、省、市各行业学协会的会员、理事。高校科协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优荐才,积极向社会推荐优秀科技工作者,让他们加强同行之间知识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学术影响力。
  通过学会组织与省、市科协及有关协会合作,组织举办一些高层次、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有影响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及企业单位的专家来校讲学,不断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加强学术活动的创新内涵,为高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服务,促进地方科技的繁荣发展和科技人员与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厂会协作,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成果转化的比例,是衡量高校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但是“科技成果转化难”,是我国高校一直面临的大难题。高校科协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应该架起高校和企业之间畅通的渠道、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充分发挥横向联系的优势,实施服务架桥功能,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和高校自身科技的发展。
  1、科技咨询
  高等院校人才荟萃、设备精良、技术齐全、成果累累,而高校科协与其他学术团体和科技人员密切联系的天然优势,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更能发挥高校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信息灵通、情报源广的优势,把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高校科协应组织一支跨行业、多学科、多专业、技术全面、力量雄厚的科技咨询队伍,面向市场,努力寻找市场信息,了解企业需求,寻求合作伙伴,为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牵线搭桥,反馈生产第一线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供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选题时作参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使科研课题切合生产实际的需求,为以后的成果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金桥工程、厂会协作
  高校科协是省市科协的基层组织, 省市科协的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高校科协通过省市科协可以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目前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成立了科协组织,企业科协在业务上也是受省市科协的指导,高校科协可以通过省市科协与企业科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目前“金桥工程、厂会协作”项目已经在全国各省市非常普遍,高校科协组织和动员学校的广大科技人员,围绕地方和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科技课题和科研领域,主动开展决策咨询论证;深入生产实际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的前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强化高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合理化建议活动,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施,不仅加速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而且为高校提供了施展才华、发挥科技优势的市场和空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科技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意识。
  五、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任务,而人才培养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高校科协要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高校科协要重视交流和培训工作,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目前高校一直存在着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如何尽快使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挑起科技事业的重担,还需要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开辟一条奋斗之路。高校科协应把扶持青年人的成长做为重要的任务来抓,建立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努力去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有了这些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实践中锻炼,逐渐成熟,使之尽快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另外高校科协应该在组织青年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高校中积极支持指导大学生、研究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科技活动,对高校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培养青年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科协都已经成立了大学生科协,定期举办科技节、科技竞赛等各类科技活动,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科技事业、基本科学知识等方面更多更深的了解。高校科协要利用高校自身所具有的实习实训资源为学生提供学术舞台,创新学术环境,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高校科协还应主动地组织他们参加省、市的科技周和科技论坛等活动,可以牵头组织学生科技创作,努力为大学生的成长开辟第二课堂。通过积极主动的正确引导,使学生们打开科学研究的大门,吸引他们在科技创新中体会社会与人生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别出心裁,从而造就出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开拓的学生。
  在当前形势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校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就必须找准位置,突出特色,履行职能,强化作用,拓宽工作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努力发掘师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诚,吕华.我国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发展的调查研究[J].大学,2009,(10):36-48.
  [2] 潘丽,赵苏.发挥高校科协作用 促进高校科技发展[J].学会,2009,(4):35-37.
  [3] 汪云,王丽萍.高职院校科协工作探析[J].科协论坛,2009,(1):39-41.
  [4] 程晓红,葛万锋.高校科协对促进科技发展的作用探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5):47-50.
  [5] 张经强.发挥高校科协的作用 促进学校整体的提高[J].学会,2007,(3):38-40.
  作者简介:朱征宇(1977— ),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助理研究员,工学硕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