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名家——名著——明灯——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作者】 徐景国

【机构】 窟窿山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近期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苏氏大师的这本世界教育名著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从教之路,书中的教育教学理论所具有的先进性、针对性和时代性是所有教师实施教育工作的有效指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使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对学困生的热心关注
  针对班级内学习差的学生苏氏大师在分析了其原因后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工作的:
  1、 要给学困生自尊和自信
  苏氏大师指出:“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特别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感觉自己是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发展能力差的儿童的认知的可能性,增强他们的记忆。当学习困难的儿童与能力较强的儿童一起上课时,需要对学困生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一个手势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前途失掉信心,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格’,防止他们对学习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不要伤害他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要多鼓励、多表扬,要给他们希望的阳光和温情的关怀。”
  2、 为学困生编写了一套练习题,从另一个园地对其进行训练
  苏氏大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编写了一套适合学困生使用的针对其记忆、思维进行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练习题。这套习题是与教材同步但比教材通俗易懂,更接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数学方面大部分带有数字、但也有非数字的,例如:马沙和安东玩皮球,不小心皮球滚到了树洞里,树洞有两三尺深用手拿不到皮球,请你想办法帮助他俩把皮球弄出来。
  3、推荐适合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课外书,扩大学困生的阅读量
  关于阅读课外书苏氏大师强调指出:“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不仅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阅读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经常周密的、有预见的、有组织的让学困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见效的;因为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那么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是达到顺利学习的重要补救手段,这是教师应该关心的一件大事。”
  学困生已成为现在大多数教学班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这个群体补知识是一方面,而更重要应该是对其行为的补救,即:补习惯、补兴趣、补方法、补信心。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这部分学生的现有水平,尽可能的课堂上多提携、多关照,更多的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听讲的专心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引导,从多尊重、多理解等方面给予自信心的鼓励。 
  二、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述
  苏氏大师指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常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存’而不能‘进行周转’,知识没有能够参加运用。因此老师要教会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这是高度的教学技巧所在;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就;在小学学习期间,是为牢固的记忆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记忆去掌握,而应该更多的让他们在直接观察中去掌握,迅速的、有理解的、有表情的阅读——这是预防惰性和学习落后的可靠手段之一;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它的主要智慧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要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观察;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些工具掌握知识的,这些工具是:读、写、计算、观察和表达。”
  “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习得知识更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怎样听讲、课后适时复习等。关于怎样背诵、如何周转知识储备、怎样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学得更多的新知识等。
  三、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有助于智力的开发
  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成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厦,教他建筑。”
  苏氏大师就这个方面论述道:“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地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该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的素养;劳动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与智慧的结合会成为智力情感的首要源泉;教育工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是把劳动技能与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一切知识的产生、智慧的发展都与其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四肢及躯体的运动必然会引起大脑的活动,故此对于脑力的开发就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开展适当的劳动课恰恰也是一种对文化课的实践活动。
  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读到了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受教育的目的。一个教师在他任教生涯中都读过哪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对他的教学有何指导作用,这一点决定着他教学生活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决定着他的教育观和教育情感的形成,也决定着他对自己责任的态度和对教学生活的认识与体验,同时还决定着他对教育之道、教育之梦、教育之乐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但愿所有读过和将来读到这本世界名著的同仁都能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指南,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启发、受到鼓舞,从而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