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鲜花”和“小草”同时享受阳光

【作者】 史 莲

【机构】 神木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斯霞老师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法宝。 
  但是,平时,教师那爱的“阳光”多数属于班级中的”鲜花”——优等生,那些所谓的差生却一直像小草一样处在阴暗的角落里。其实。“差生”才是班级中最容易受伤的花朵,所以更需要我们班主任的格外扶持,格外关心,倍加爱护。班主任不经意的冷淡、讽刺、训斥、歧视,往往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永远“差下去“。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道出了师爱的重要意义。即使由于智力的关系,成绩差点,班主任也应该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会给他们带来自信,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因此,从参加工作到今天,我在培育优等生的同时,更加专注于差生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中我越来越感到差生转化问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其实,差生活的最累,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老师的赏识与呵护,对于差生来说,给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一阵,甚至一生。
  每当接过一个新的班,我都先摸清差生的具体情况,弄明白原因所在:成绩差是现象,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怕苦畏难、贪玩厌学等是原因,自信心差、责任心差、意志力差等是病根,其中多数学生家庭环境太优越或者家庭存在问题(如离异、单亲、父母德行差等),得到太多或太少的物质关爱,甚至只是溺爱、滥爱、畸形的爱。其实"差生"并不差,他们在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动作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往往比有些优等生还要好。在此基础上,我注意用爱心浇灌这些倍受冷落的小草,让他们也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激发向上的热情。要求全体同学不以冷眼看差生,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自身的优点,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利用点滴时间接近他们,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起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恒心。一旦发现微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一、爱在细微间
  1、“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天给差生灿烂的微笑,让他们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却相信我的每块“云彩”都会“下雨”。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刚开始每天的作业总是爱拖着不做,因此学习成绩总是不如人意。怎么办呢?训一通吧,不行!我试着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还真有不少优点: 比如,爱劳动,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热情地打招呼。于是只要一发现他做了好事,我便在班上表扬他,然后在课后再悄悄地微笑着告诉他:“如果能及时做作业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哟!”后来,他能逐渐按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也渐渐进步。
  2、生活上的关心有时也会起到“举一反三”效果。
  比如,学生病了,我会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学生病假回校,我会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提醒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这样的事情做的多了,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都会喜欢我,也就会喜欢我的课,喜欢做我要求的每一件事情。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差生自然也就不差了。
  二、严在当严处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在发现每一个学生做错的时候都要及时督促改正,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
  严格的要求更是爱的体现,我主要做到了:
  1.严而有信:规章制度一出台,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切不可言而无信。
  2. 严而有度: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便会走向反面。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严而有恒: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持之以恒,不能时松时紧,虎头蛇尾。
  4.严中有爱:既要做严父,也要当慈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以无私的、坦诚的爱,使师生心理相融,以便取得“尊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5.严而不厉: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它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6.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和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贯表现好的学生未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总之,班主任要爱学生,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学生之间没有界限,没有等级,要秉公无私,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鲜花”和“小草”同时享受阳光,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全体学生亲近你“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