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经验与做法

【作者】 林 清

【机构】 苍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一谈到备考经验,就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虽然你自己该做的都做了,但如果你不去反思,不去沉淀,不去升华,还真有点茫然。风雨过后,回过头来想一想,总会在大脑中给你留下些许的痕迹。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做法,权作抛砖引玉,请广大同仁指教。
        关键词:英语;复习备考;语言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在高三这一学年里,英语教师既要完成高中英语(外研版)选修第九册的教学,又要带领学生进行高考的复习备考,再加上我们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要让学生在一年内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可谓任务紧、压力大。那么,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有效教学呢?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分析历年考题后,我们会发现,高考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都突出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原则,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的试题,即使是听力与词汇语法题,又何尝不是放在一定的语境布局中来考査呢?说到底,高三复习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那如何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呢?
        一、以新带旧,复习总结。
        在进行高三的新课文的教学同时,要对高中英语的内容如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每个模块除精选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填空或阅读理解习题进行即时训练外,还结合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三维设计》中高三部分套题对学生进行反馈训练。这些套题为每一模块一套,包括单词拼写10-15个(句子形式),短语翻译10-15个(句子形式),句形转换5个(或5个翻译句子),单项选择15题(基本包括本模块主要语言点)、完型填空1篇,阅读2篇加一篇阅读表达或书面表达。同时适当穿插语法专项、句型翻译、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强化习题,印发一些范文让学生背。并告诉学生:词汇、短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篇。要求同学通过诵读课文、范文,试着造句加深对词语与重点句型的印象。
        二、加强词汇教学,积累语言这棵大树的根的营养。
        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稳固根基,加强交际应用在平时教学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孤单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复习效率。
         1.归纳常用、常考重点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教高的动词,如 must、should等情态动词, consider, suggest, expect, prefer 等经常挂在嘴边的常考动词。例如 consider, 可表示“认为”,常接“to be”,也表示“考虑”,常接“doing sth”,还有像suggest doing的结构, 以及做宾语从句时要用虚拟句型suggest that sb.(should)do 的结构,而作“暗示”、“表明”时则要用陈述语气,由此还可以联想到所带宾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的相关动词insist, demand, order, advice,recommend等。
        2.对有共同用法特点的词汇进行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树。如,既可作不及物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词有:sound,smell,taste,get,become,turn,grow,come,fall,go,remain,look,appear,seem等。再如其后常用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有:mind, enjoy, finish, imagine, suggest, avoid, practise, delay, appreciate, risk,等。
        3.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对搭配能力强的词汇在复习时让学生先进行归纳复习。如复习run out用法时,马上想到还有work out,put out,wear out,speak out,come out等 ,让后再分别系统化,区别记忆,交叉记忆,直至达到难以忘记。
        4.抓住“测试”这把双刃剑,披荆斩棘!
         第一,要利用好模块检测和年级定期综合检测制。模块检测是学完每模块进行一次,重点是对基本词汇语法及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查,测试时量不超过100分钟,题量为2张8开试卷纸(双面)。
         第二,要抓好专项突破!这主要在高三下学期进行。下面笔者从“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谈一下具体做法:
        ①阅读理解   
         得阅读者者,得天下。众所周知,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主题,完型填空题也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量采用英语整体阅读法,即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阅读题是如何来考查学生的。比如各种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断题和判断正误与猜测词义题等是如何设置的;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限时阅读,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的技巧。对于学生无法读懂的文章,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语义的解析,使同学理解语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主旨大意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外给学生一定的阅读量,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注意文章的时效性,题材的多样化。特别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与饮食,环保与节能内容的文章,这是热点话题,一个都不能少!
  ②书面表达
  这是一项对考生语言综合能力的考查题。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高中的整个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每篇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表达好的句式。在高三的作文讲解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组句成文、文法知识、各种文体的行文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进行范文引导和习文点评。同时通过汉译英、词语造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句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积累题型训练经验、获得答题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同时,除了以上的做法外,再进行高考题的适应性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训练学生审查试卷和填涂答题卡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适应考试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正常水平。时间分配上,听力题是统一的,所以建议单项选择用5-6分钟,完型填空用16分钟,阅读理解用40到45分钟(每篇8-9分钟),阅读表达题用10-12分钟,写作用25到35分钟,填涂答题卡用3分钟(建议每做完一个大题填涂一次,避免出错和没时间填涂),等等。
  总之,我的高三的教学的基本做法,即通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归纳、整理、升华,第二轮的专项训练和第三轮的模拟强化训练,完成由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成功过渡与转化,使学生具备参加高考的能力和取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