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习惯的探讨
【作者】 褚娟华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说起习惯,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而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美育教育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在学习中掌握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意味着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
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该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起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并得到愉快的情绪。学生在音乐课中,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对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我们音乐教师能更好的上好一节音乐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
一、良好课堂常规的培养
在一堂音乐课中,学生学习音乐时有时坐着、有时站着完成和活动中完成学习内容,如把握不好课堂调控起来相当困难。让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错.起立坐下采用上行和下行音阶:4/2 12 3| 32 1 ||或节奏训练 (师)4/2 xx x |xx x | (生) xx xx| xx x ||提醒大家注意等等。通过长期的演练,学生对音乐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个过程不用老师强调,在游戏中自然的把教学环节延伸了下去。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地抓。
习惯是一种不会忘记的东西,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关注平常,关注每一次,显得特别的重要。首先,课前准备要做到整队快、静、齐。其次,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再次,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发声的姿势、演唱歌曲的姿势、欣赏歌曲的姿势。笔者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规范课堂纪律。每一次学生进教室之前,我要求学生排好队,比一比哪一队排队时最快、最静、最齐,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评比。学生得到表扬时心里有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满足。每次坚持这样做,逐渐养成整队快、静、齐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
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学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是我的追求。口琴教学是笔者学校“今天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帮助学生的发展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在音乐课上,笔者关注学生对器乐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努力让每个学生学会口琴的简单吹奏。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的学生喜爱上了口琴,喜欢吹奏口琴(哪怕学的曲子非常简单)。笔者深知,那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成功不管大小,它都是让我们的学生继续发展的最好动力。有了兴趣可以产生情感,情感可以上升为审美,审美可以积淀情操,情操可以升华人格。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让我们的学生发展得更好。
三、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学能力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字,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在教唱一首新歌时,笔者一般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一遍,再将全歌范唱一遍,让学生有个整体感受,然后学生哼唱歌谱,学唱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最后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四、运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笔者特别注重把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寻找一切机会给予激励和肯定。如一个良好的坐姿,一次认真的欣赏他人的演唱,或一次专心的聆听音乐等,笔者均会给予赞许的目光或当众表扬让其他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带着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笔者还发现,学生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有时,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对学生竖起的大拇指,他就会兴奋好几天。激励行为对于老师来说,看似不起眼而可以忽略的小动作,实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改革意识的很直观的体现,是最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凡是被老师表扬过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了、带学具也齐了、唱的歌都带有情感了!激励评价方法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主动参与唱歌教学、欣赏教学的学生比例有所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秩序良好,音乐素质有了明显进步,同时也初步养成了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形式的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音乐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这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创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来看待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细小之处入手,严格把好习惯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该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起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并得到愉快的情绪。学生在音乐课中,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对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我们音乐教师能更好的上好一节音乐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
一、良好课堂常规的培养
在一堂音乐课中,学生学习音乐时有时坐着、有时站着完成和活动中完成学习内容,如把握不好课堂调控起来相当困难。让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错.起立坐下采用上行和下行音阶:4/2 12 3| 32 1 ||或节奏训练 (师)4/2 xx x |xx x | (生) xx xx| xx x ||提醒大家注意等等。通过长期的演练,学生对音乐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个过程不用老师强调,在游戏中自然的把教学环节延伸了下去。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地抓。
习惯是一种不会忘记的东西,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关注平常,关注每一次,显得特别的重要。首先,课前准备要做到整队快、静、齐。其次,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再次,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发声的姿势、演唱歌曲的姿势、欣赏歌曲的姿势。笔者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规范课堂纪律。每一次学生进教室之前,我要求学生排好队,比一比哪一队排队时最快、最静、最齐,每一节课我都进行评比。学生得到表扬时心里有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满足。每次坚持这样做,逐渐养成整队快、静、齐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
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学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是我的追求。口琴教学是笔者学校“今天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帮助学生的发展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在音乐课上,笔者关注学生对器乐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努力让每个学生学会口琴的简单吹奏。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的学生喜爱上了口琴,喜欢吹奏口琴(哪怕学的曲子非常简单)。笔者深知,那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成功。成功不管大小,它都是让我们的学生继续发展的最好动力。有了兴趣可以产生情感,情感可以上升为审美,审美可以积淀情操,情操可以升华人格。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让我们的学生发展得更好。
三、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学能力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字,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在教唱一首新歌时,笔者一般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一遍,再将全歌范唱一遍,让学生有个整体感受,然后学生哼唱歌谱,学唱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最后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四、运用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笔者特别注重把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寻找一切机会给予激励和肯定。如一个良好的坐姿,一次认真的欣赏他人的演唱,或一次专心的聆听音乐等,笔者均会给予赞许的目光或当众表扬让其他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带着成功的喜悦,不断的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笔者还发现,学生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有时,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对学生竖起的大拇指,他就会兴奋好几天。激励行为对于老师来说,看似不起眼而可以忽略的小动作,实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改革意识的很直观的体现,是最能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凡是被老师表扬过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了、带学具也齐了、唱的歌都带有情感了!激励评价方法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主动参与唱歌教学、欣赏教学的学生比例有所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秩序良好,音乐素质有了明显进步,同时也初步养成了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形式的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音乐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这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创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来看待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从细小之处入手,严格把好习惯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