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珠心算

【作者】 何远金

【机构】 泥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所谓珠心算,就是珠算式心算的简称。在传统的珠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通过手指拨动算珠到模拟拨珠训练即脑中打算盘的一种计算活动。它是凭借算珠的直观形象,按照珠算的模式在大脑内进行计算的一种速算方法。珠心算是将儿童实际操作的算盘,采用一定的教学艺术逐步转化为“心理算盘”进行运算的过程。这是一门从具体到抽象的系统科学。
  珠心算教学研究在崇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辉煌过,当时作为崇明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之一,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进行观摩、学习、交流、研究。把珠心算与小学数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提高珠心算教学效益,还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进而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学习珠心算的优点
  珠心算的优点有很多,经过多次的教学,我觉得珠心算首先有利于提高记忆能力,因为学习珠心算得记住珠子拨的位置,不然怎能计算下去得到结果?其次是有利于培养注意力,学习珠心算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怎能在心中构造出一个算盘的形状?还有就是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当然学了珠心算以后,看起来计算能力是提高了,很小的孩子计算百位数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以此来判断计算能力的话,那是当然,但我不是这样看计算能力的。传统的拆分合并等简便计算法是很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孩子通过观察分析出式子中的特殊处来简化运算不正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么?当然学习“珠心算”的同时也能学习传统的简便计算,但这不也正说明传统简便计算有“珠心算”不可取代的地方。
  二、通过珠心算的学习,能提高手脑的协调能力。
  在进行珠心算学习的时候,眼到、耳到、心到、手到,按照珠算的算理算法,各个部位的感觉器官不断反复运动,能强有力地促进脑细胞神经纤维的生长发育,使珠算的算理算法在脑细胞中留下深深的印象,终身不忘。把算珠或手指映象在脑海中,进行记数和数的运算。即脑海中有一把算盘,数与数在上面进行运算过程。使具体又抽象的数与数运算在脑海中与形象得到了有机地结合,并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和规律,使形象的数变成了具体的数,使具体的数与数的运算变成了形象而又抽象的数与数的运算,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学习珠心算要重视听的训练
  听是珠心算和珠算教学与训练中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珠心算教学效果看,无论是珠算还是珠心算,听是看的基础,一般先听后看,再听、看交替较为理想。由于加减心算时,看算题的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按分节号或小数点进行分割计算,这样降低了难度,但不利于珠心算实力的增强。如果不分割一次心算下来,那么看的就要比听的难。所以先练听,待听心算过关后,再试练看,这样有利于看心算能力的提高。在进行乘、除心算时,应先看后听,因为听心算时需要记实、法,记忆的位数多,同时还要在脑中用心算计算出结果,难度较大。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一般听心算能力强的儿童,其看心算能力也较强,如我国的优秀选手吉林的李欣、解放军的王青等,她们的听心算能力都较强,一般可以听六位数以上的加减心算和多位数乘、除心算。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重视听的训练,听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开始阶段以听为主,以后以看为主,以听为辅,听、看交替,这样互相促进,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
  四、学习珠心算,要加强珠算操作
  从珠心算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珠心算来源于珠算,是珠算的最高形式。如果教练忽视了珠算的训练,那么珠心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珠心算的水平就无法再提高。据珠算有关资料表明,日本的珠心算高手,不但珠心算的水平出众,而珠算的实力也令人羡慕。这一点是值得教练们学习与借鉴的。所以在珠心算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好这一关系,珠算引路,珠心算渐进,即使儿童掌握珠心算的技能以后,珠算不但不能放弃,而且实际练习的难度要比珠心算略大一点。在练习中,教师也可以将珠算作为检验珠心算的一种手段,采用珠算与珠心算互查的办法,以加深儿童脑中算珠的理解。一、直观操作,合理利用。在教学生识数时,充分利用算盘以珠示数的直观优势,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由于儿童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先采用物——珠——数的数学过程,增强学生对数的概念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进行拨珠(相应指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又将拨珠指法融入了拨珠的训练中,为珠算教学打下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数珠互译训练,使学生从珠码中抽象出数的概念,从抽象的数中形象出珠码来,经过反复训练,数珠融为一体,为心算教学奠定了基础。把抽象的数字与直观的数珠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数译珠,珠译数的训练,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为轻松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五、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提高珠心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知道每个儿童在接受、理解、记忆等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只考虑算法的先进性,而忽视了儿童的接受能力等,那么势必影响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反之亦然。同时珠心算教学要求与目标不同,所以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区别。多位数加减算是若干个20以内加减算组合而成的。如5392+4086,即千位上5+4,百位上3+0,十位上9+8,个位上2+6。不管有多少笔数或位数多么多,始终是两个数相加减,且同位数上都是20以内加减算。所以,在珠心算教学中,一般加减数先利用凑数、补数的方法熟练20以内基本加减算,在此基础上学习逐行多位数加减算。这种方法与儿童数学课中所学知识相联系,既适用于提高型,也适合于普及型。
  总之,珠心算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学科,它有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掌握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不断地探索珠心算训练与教学方法,才能使珠心算这朵奇葩在二十一世纪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更多的孩子在珠心算中受益,快乐地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