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作者】 杨江南

【机构】 四川省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人才是国家之根本,国家为了提升教育质量进行教育改革,制定了新的教育发展体制,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业不断调整自身工作,根据国家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平等的教学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思维。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拓展自身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具体阐述了师生互动的作用,对其具体运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有效结合
  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师生互动式教学法具有较大的优势,这种方法深入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我国教学体制改革发展与进步的产物,它的问世有效解决了现有教学问题。将这种方法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上具有显著效果。教师利用此方法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学生与教师充分沟通,教师能够找准教学方向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进步的平台。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作用 
  1、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有无,加强师生间的了解 
  数学知识枯燥难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并且该门学科逻辑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教师在课堂上卖力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佳,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这门科目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缺乏兴趣的引导,长此以往会陷入恶性循环。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2、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作用较为显著,没有兴趣的引导学生难以投入时间和经历学习。教师通过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促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在吸收知识、学习技能时充满活力,使学习不再单调。原有的课堂中,学生每天与公式打交道,在学习中不断变得刻板呆化,学生的思维定性,难以发挥其创新意识。课堂师生互动方法改变了这一现状。人具有情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通与分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满足社会、国家发展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现今的竞争是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国家需要复合型人才从而促使自身发展强大。不仅如此,国家内部竞争也较为激烈,对人才要求较高。原有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理论知识较强但是却缺乏创新能力与思维,不符合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学生在高压下失去了自我,心灵逐渐麻木。互动式教学能够培养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优秀人才。在此种方法下学生吸收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无形的培养其思维逻辑能力及创新思维。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锻炼自身交流能力,更乐于表现自我。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势下,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的大力培养,而互动式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与表现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师生互动的策略分析 
  1、为小学生创设互动的课堂氛围
  好的学习环境是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要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为课堂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开展教学工作,并且保证数学课堂的竞争性为挑战性,坚持平等和谐的教学原则。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够减轻学习压力,通过讨论弥补自身学习不足。原有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遇到问题不敢去请教老师,老师不清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与学之间产生脱节。师生互动教学法开展以来,这种现象发生率有所下降,学生会与教师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与学生从中感受到快乐,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在教学中促使现实与理论的有效结合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生活,教师必须要保证这一主题,促使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章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充当商家、学生充当顾客进行情境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亲身体验,从而理解人民币数值大小,了解人民币的具体功能。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在角色扮演中懂得生活的道理。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学生能够增长自身知识,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有效学习。
  3、做好师资力量建设,保证教师教学先进性
  教师是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空白期,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够影响学生发展,这一阶段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思想意识,教师要注重把握此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学校要设置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让教师正确对待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教师要教书育人,只有自身教学水平过硬,才能教导出真正的人才。另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师要从突破原有教学格局实现自我升华与进步,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只有做好师资力量建设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教育业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现有工具做好教学工作。教学不能单靠教师,要懂得借力,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有所保障。学校要投入资金购入现代教学设备,促使学校课堂教学智能化。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多媒体能够呈现丰富多彩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工具是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媒介,多媒体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多媒体中展示教学课件,从而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认识数字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数字的形似图案,通过图片刺激学生学习,加强学生记忆。
  参考文献: 
  [1]孙建花.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J].《素质教育》,2012.10
  [2]武文岩.试论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J].《中小学教育》,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