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快乐体育

【作者】 凤少明

【机构】 大连市技师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中不是教学任务和实际效益有机结合,而是多限于完成任务,忽视了体育是多功能、多目标的载体。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格局,建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充分考虑到他们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教材体系及教学方法。快乐体育教学思想随改革开放传入我国,对我们更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带来了一些全新的启示。快乐体育不是简单的“放羊式”教学,是教与学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由过去的顺从型转变为积极参与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以教师“乐教”促进学生“乐学”,这是一个促进改善现行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 快乐体育的内涵及意义
        1.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的一种体育教学形式。它强调要以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教学过程,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态度的多重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主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是深层次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掌握以创新运动的乐趣能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快乐体育的意义
        实施快乐体育教学能改变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技术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人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改变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二、实施快乐体育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快乐体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力求将外部的要求变为内驱力,以学生“乐学”为支撑点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意义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个性心理倾向,如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关系,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启发,认真倾听,了解对方存在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学会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传统那种权威的、单向的交流,而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教师在交谈中不宜用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应该多用商量交谈的语气。
        3、情境性原则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宽松、自由、形象、直观的情境中保持各科学习的良好心境。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的介入与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境动情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技能,使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4、趣味性原则
        要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必须要求教学“授之有趣”,因此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以及语言?运用上都考虑趣味性因素。当然,趣味性也不能脱离科学性,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原则。
        5、励性原则
        在快乐体育的实施过程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是目的。激励性原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在“快乐体育”实践,特别要强调正确诱导与即时反馈,使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与成功中获得快感,增强自信心,强化心理素质。
        6、效性原则
        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外在的形式,“乐教”、“乐学”的气氛,它更看重内在的“效益”--体育教学的质量。它的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它以这个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不断的“刺激”学生,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感”,近期目标逐步走向终身体育,使体育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主伴随终生。
  三、体育教学的实施措施
  1、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易难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如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可采用游戏、竞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法等方式进行,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学生活学巧练,达到自我锻练、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进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能够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2、材的选用与搭配要实用、新颖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极易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乐趣会慢慢的消失。如果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根据学生的年龄与生心理特征,把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游戏化、故事化,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多采用游戏法、挑战性法、集体性比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地器材新颖有序,吸引学生注意力
  备好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 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安排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 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4、师积极融入学生运动,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还必须饰演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游戏。教师的参与能对学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会视教师为同伴和朋友,与教师积极主动的交流,并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或活动中的困难,或个别要求如实向老师反映。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才能达成体育教学师生间的密切配合。
  5、取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达到一定标准的共同目标,然后再进一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身能力,而快乐体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基于此,快乐体育提出学习目标不仅与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运动技能吻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学生心理上享受运动乐趣的水平相一致。为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的进度要自己决定,并给在现有的水平上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产生学习的动机,在创新和创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能力。
  总之,快乐体育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思想。此外,“快乐体育教学”教育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快乐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变化,包括快乐本身的评价标准也与人文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只有考虑到“快乐体育教学”动态的一面,及时调整、补充,设计出更合适的快乐环境,才能使快乐体育教学得以健康的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才能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