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进行小学英语教学
【作者】 朱 媛
【机构】 博白镇第一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跨进了小学的课堂。由于小学英语教学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会学的能力,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从而自主的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小学英语教材的独特优势是实施快乐英语教学的有利条件。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让独特的英语教育具体落实在语言教学实践中。以下是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观点。
一、树立英语教学的新观念
心理学家认为,观念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反映,它使人能够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正确的观念对事物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观念则有阻碍作用。新教材对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方法论的前提上,由用考纲、课本、教参的束缚中,转变到既重教材、大纲,又灵活的创造,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哲学思想武装自己,从师生的主次关系上,由教师统领课堂,以教定学的观念中转变到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即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到整个外语教学活动中,从制订教学方案到课堂内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出发,用教师的人梯作用,支撑着学生自己攀登;从教学内容的指导上,由“唯教材而问”的结构指 导中,转变到按照大纲的要求选用教材,在教材的教学中采用结构与功能注重,既重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知识教学。只有通过思想观念的推陈出新,对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才能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运用英语歌曲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1、利用歌曲来组织教学
在一堂课中,一开始的气氛可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往的老师宣布上课(class begins),学生起立(stand up)的语文式英语组织教学模式,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太死板了,而且拉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我认为可选择如“Hello, Peter! Hello, John! Hello, Linda! Hello, Tom!”这些简单的曲子,把其中Peter、 John 、Linda 、Tom等名字换成另外的称呼,如Boys、Girls、Miss Li等。若在假日可唱一些由“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等歌曲转换而成的曲子。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组织教学的目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言感觉。
2、利用歌曲来训练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这是一个难点。这里我们可以采用空出句子中较为重要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听录音,补全单词的方法,或教师先给出几个单词,让学生听歌曲,当听到给出的单词时就大声地跟读的方法,对这两项能力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结合游戏、比赛进行,让学生在欢快的儿童歌曲中练习地更轻松。
三、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
1、日积月累化教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就是重点词教学。当学生了解了“词”,在用词扩展成句。例如:car—This is my car. Let's—Let's go.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雪球”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
2、动作、表演化教学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listen,我用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的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在耳后,学生就心领神会。同样,以双手平摊,向上一抬,学生就知道是齐读。这样接生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创新情境 诱发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创新学习的基础,是创新的最大的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交替不时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利用或制造这些矛盾冲突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让学生冲出重围。因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波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如,教“Time”一课,利用多媒体的演示,通过看琳琅满目的钟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领悟到学习和掌握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设计不同地区在同一时刻的时差显示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巩固时间表达法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的时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乐学的状态,达到诱发创新欲望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一、树立英语教学的新观念
心理学家认为,观念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反映,它使人能够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正确的观念对事物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观念则有阻碍作用。新教材对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方法论的前提上,由用考纲、课本、教参的束缚中,转变到既重教材、大纲,又灵活的创造,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哲学思想武装自己,从师生的主次关系上,由教师统领课堂,以教定学的观念中转变到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即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到整个外语教学活动中,从制订教学方案到课堂内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出发,用教师的人梯作用,支撑着学生自己攀登;从教学内容的指导上,由“唯教材而问”的结构指 导中,转变到按照大纲的要求选用教材,在教材的教学中采用结构与功能注重,既重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知识教学。只有通过思想观念的推陈出新,对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才能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运用英语歌曲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1、利用歌曲来组织教学
在一堂课中,一开始的气氛可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往的老师宣布上课(class begins),学生起立(stand up)的语文式英语组织教学模式,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太死板了,而且拉远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我认为可选择如“Hello, Peter! Hello, John! Hello, Linda! Hello, Tom!”这些简单的曲子,把其中Peter、 John 、Linda 、Tom等名字换成另外的称呼,如Boys、Girls、Miss Li等。若在假日可唱一些由“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等歌曲转换而成的曲子。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组织教学的目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言感觉。
2、利用歌曲来训练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这是一个难点。这里我们可以采用空出句子中较为重要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听录音,补全单词的方法,或教师先给出几个单词,让学生听歌曲,当听到给出的单词时就大声地跟读的方法,对这两项能力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结合游戏、比赛进行,让学生在欢快的儿童歌曲中练习地更轻松。
三、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
1、日积月累化教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就是重点词教学。当学生了解了“词”,在用词扩展成句。例如:car—This is my car. Let's—Let's go.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雪球”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
2、动作、表演化教学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listen,我用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的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在耳后,学生就心领神会。同样,以双手平摊,向上一抬,学生就知道是齐读。这样接生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创新情境 诱发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创新学习的基础,是创新的最大的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交替不时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利用或制造这些矛盾冲突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让学生冲出重围。因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波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如,教“Time”一课,利用多媒体的演示,通过看琳琅满目的钟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领悟到学习和掌握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设计不同地区在同一时刻的时差显示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巩固时间表达法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的时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乐学的状态,达到诱发创新欲望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