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之管见
【作者】 陈中业
【机构】 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设计以学生为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创造性、探索性与思考性的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在新课程实践中,我认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 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二、设计开放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如复习年、月、日时,我设计以下习题:根据某酒店的营业时间表,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各不相同: (1)利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24时计时法的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5:00到晚上9:30。 (2)比较或计算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③某酒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④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比中午的营业时间长多少? 设计有针对性和宽度的练习,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设计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愿意做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差别,学习程度不一。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作业,教师“按需分配”,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根据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量身定做”,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如: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要求要高。这样,每层次的人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例题:
(1) 189×68+89×32 (2)57×79+43×79 (3)101×73
(4)85×201 (5)125×88 (6)199×101
(7)4327×99+4327 (8)68×102-58×2 (9)987×98
(10)69×301-69 (11)88×117+88×183 (12)4896×101
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如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总之,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要有弹性,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题目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设计以学生为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创造性、探索性与思考性的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在新课程实践中,我认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 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二、设计开放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如复习年、月、日时,我设计以下习题:根据某酒店的营业时间表,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各不相同: (1)利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24时计时法的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5:00到晚上9:30。 (2)比较或计算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③某酒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④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比中午的营业时间长多少? 设计有针对性和宽度的练习,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设计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愿意做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差别,学习程度不一。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作业,教师“按需分配”,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根据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量身定做”,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如: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要求要高。这样,每层次的人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例题:
(1) 189×68+89×32 (2)57×79+43×79 (3)101×73
(4)85×201 (5)125×88 (6)199×101
(7)4327×99+4327 (8)68×102-58×2 (9)987×98
(10)69×301-69 (11)88×117+88×183 (12)4896×101
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如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总之,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要有弹性,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题目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 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二、设计开放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如复习年、月、日时,我设计以下习题:根据某酒店的营业时间表,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各不相同: (1)利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24时计时法的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5:00到晚上9:30。 (2)比较或计算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③某酒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④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比中午的营业时间长多少? 设计有针对性和宽度的练习,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设计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愿意做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差别,学习程度不一。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作业,教师“按需分配”,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根据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量身定做”,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如: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要求要高。这样,每层次的人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例题:
(1) 189×68+89×32 (2)57×79+43×79 (3)101×73
(4)85×201 (5)125×88 (6)199×101
(7)4327×99+4327 (8)68×102-58×2 (9)987×98
(10)69×301-69 (11)88×117+88×183 (12)4896×101
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如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总之,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要有弹性,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题目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设计以学生为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创造性、探索性与思考性的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话题。在新课程实践中,我认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 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二、设计开放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如复习年、月、日时,我设计以下习题:根据某酒店的营业时间表,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各不相同: (1)利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24时计时法的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5:00到晚上9:30。 (2)比较或计算营业时间。 ①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②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③某酒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④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比中午的营业时间长多少? 设计有针对性和宽度的练习,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设计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愿意做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差别,学习程度不一。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作业,教师“按需分配”,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根据教材要求和班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的“量身定做”,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如: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要求要高。这样,每层次的人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
例题:
(1) 189×68+89×32 (2)57×79+43×79 (3)101×73
(4)85×201 (5)125×88 (6)199×101
(7)4327×99+4327 (8)68×102-58×2 (9)987×98
(10)69×301-69 (11)88×117+88×183 (12)4896×101
四、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如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设计一个厨房,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成立设计公司,为客户设计。要求:⑴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⑵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合作设计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总之,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要有弹性,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题目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