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新探索

【作者】 李 林

【机构】 成都天府新区太平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教育是儿童们重要的人生开端,而要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就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当下,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出来,做好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是我们所有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基础环节,关系着国家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德育教育 良好环境 科学方式
  许多聪明的孩子入学以后的发展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关键年龄阶段、关键问题上出了差错,走上歧途。所以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对家庭社会及个人都是非常有益的。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态度、习惯、个性都处在奠定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最佳时期,我们要利用多方位的资源,注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培养丰富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如何做好德育这项工作呢?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利用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爱阿姨、爱奶奶的教育:节前,老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日期,同时,要求每个幼儿在家了解妈妈、阿姨、奶奶的辛苦,从中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尊敬阿姨的情感。节日当天,小朋友亲手为妈妈进行打扮,还用语言表达了对妈妈的祝福和热爱之情。使幼儿懂得了尊敬妈妈等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 "十·一" 国庆节来临,我们结合亲子活动,设计"制作五星红旗"的主题活动。通过对国旗的制作过程 ,知道了国旗对于我们的意义使幼儿萌发了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二)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幼儿在课间玩玩具时,为争夺玩具发生争吵,这时教师就根据情况适时进行团结礼貌的教育,主动认错的教育,互相谦让的教育,讲文明的教育;在睡眠、进餐时,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教育孩子睡觉时不影响别人、睡姿要正确、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饭后漱口、便后洗手的良好生活习惯;针对家长反映的孩子买零食情况,教育孩子不乱花钱、吃零食对身体不好的教育。当发现幼儿有拔小草或揪小花的行为时,要对孩子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三)在室内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利用讲《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并结合教唱《小朋友爱清洁》的儿歌,来教育幼儿爱清洁 、讲卫生,知道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并运用了有关礼貌教育的诗歌《请、对不起、谢谢》和故事《讲礼貌的小白兔》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孩子们都能较好地使用"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用语,并把它们运用于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
  二、良好的环境对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件匹配来讲,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当前,全国幼儿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关注,孩子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所付出心血的“用心良苦”。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环境的选择是决定良好开端的基础,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发展。因而说,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幼儿园,都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具备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儿童们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获得应有的知识、经验与乐趣。
  “行为”和“语言”环境对于儿童们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需要家长或老师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构筑小孩学习和生活的健康小天地,潜移默化传送给他们正确的做人、做事、学习、交流、生活的方式和方法,为他们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说,儿童如果生活在一个比较缺少沟通交流的家庭,那么长大后他就会很少与别人沟通;如果他生活在大人说话都不文明的环境,他长大后也多少会受此影响。家长与老师都要重视孩子的每一天成长所接受到的东西,关心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周围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
  三、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关键
  上面多次提到,幼儿教育对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和对家庭都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然而,幼儿教育根据生活生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又应有所区别,“因才施教”才是上策,所以幼儿教育必须讲究科学、合理。
  首先,要“寓教于乐”。由于孩子太小,对社会的认识和感知还属于比较直观、浅显和抽象的认识,还不明白学习的作用与意义,因而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生活、学习、娱乐和思考。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思考,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尊重他们的能动性和天性,开发其潜能。对于他们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通过娱乐的方式进行有效制止和正确引导;对于一些好的行为,可以通过送大红花等方式进行鼓励,营造人人争获荣誉的良好学习氛围。
  其次,要创造条件让幼儿“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儿童足够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悉心指导和分析,以便他们容易接受。对于比较活泼的孩子,在保持他们个性的同时要教会他们“安静”,学会“安静”;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通过引导的方式教会他们活泼和开朗。总之,“表现”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孩子思考力、参与力、创造力的最好办法,教师和家乡都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他们“表现”时不要给他(她)太大的压力,否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适得其反。
  幼儿期不仅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明确幼儿园品德教育目标,以德育为主线,带动其它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指导规程》试行
  [2]中国儿童教育网《浅谈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