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电邮作文形式为作文教学增添了新意

【作者】 刘 羽

【机构】 黑龙江省大庆高新区(小学)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呼声最高的,亟待改革。“世上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不另辟蹊径,遵循别人的路,最后只能墨守陈规了。如今的作文教学模式,首先是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明确作文要求,继而学生围绕作文题目,冥思苦想可写的内容,最后教师不辞辛苦地逐本批阅学生的作文。一星期后的作文课上,老师将作文再发给学生时,面对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学生早已没了阅读与思考的兴趣。不难看到,学生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仍旧“不想写”、“没的写”、“写不好”。为了给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写作空间,不少教师进行了行之有效的作文教改实验,这其中有“情景作文”,有“TV作文”,有“尝试作文”……为的就是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学生们将我的“伊妹儿”地址宣传开来,似乎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一下着迷于与我进行“伊妹儿”交流。一时间,我的电邮数量骤增,且电邮内容异彩纷呈。他们将自己的作文、内心想法、对某人某事的见解、祝福的卡片等等都以电邮的形式发给了我。我呢,也乐此不疲地将我的观后感返发给他们。这样一来二去,学生们共同的感受是:“电邮作文太好了!老师反馈及时,师生心灵互通,又是‘一对一’的交流,我们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很快!”还有的同学在我的鼓励下将自己的作文贴在了校园网站上,内心的自豪之情可想而知。
  如今网络已深入学生当中,在这里,有交友的聊天室,有各抒己见的论坛,有可供参考的图书超市……人人可以发表见解,人人可以评论,及时地“上传下达”。学生一定是渴望拥有这样一个自由写作的空间的。在网络上,当“伊妹儿电邮作文”和“贴作文帖”这些发表作文的方式一出现后,学生找到了可以“发表”自己满意的习作,一改往日只有教师做读者的格局,让更多的人欣赏自己的文字的地方,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于是就有了“倾诉”的需要;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点击别人的文章来阅读,吸取他人的优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过一把“评论家”瘾;还可以去“逛逛”网上的资料库,学习好词好句,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得以应用;还可以参加各种网上作文擂台赛,尝尝与同龄人在写作上一决高低的滋味……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习作,谁会“不想写”、“不爱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