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从观察入手,教会学生作文

【作者】 金怀振 陈丽娜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山东省临沭县店头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学生作文时感到无内容可写,主要是由于没有接触到实际生活,但也有这样的事情,学生参加了实践,仍感到没有什么可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观察,没有获得客观事物的表象,对客观事物缺乏实际体验,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获得感性表象,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把握客观事物的特征,为作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奠定基础。
  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力,为写作打下基础。鲁迅在谈到“创作要怎样才会好”时提出了八条规则,第一条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又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中学作文也一样,也要“多看看”,多观察。无不说明了观察之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近十年来的作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从训练观察入手,采用写观察笔记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学习观察开始建立观察--思考--表达三种基本能力的训练过程,效果十分显著。实践证明:观察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从观察入手进行作文练习是发展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仔细想来,作文教学中的观察训练有多方面的作用。诸 如:
  其一、表象能力是作文能力的基础,即训练观察是培养表象能力的基本途径;
  其二、素材、题材是构成作文的具体内容,而学生获得这些主要靠观察;
  其三、思想感情是作文的灵魂,学生要获得正确的思想感情有赖于观察生活;
  其四、作文的表达能力,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无不与观察相联系,细致具体地观察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
  观察训练与学生心理有密切联系,从中学生来看,他们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因而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心理前提,中学生观察,在开始阶段一般出于好奇心,正如一个学生所述的:“半年前,老师让我写观察日记,处于好奇,我便开始观察周围的生活了,在学校我观察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在汽车上,我观察司机、售票员以及乘客的特征;走在路上,我观察庄稼、野花,观察它们什么时候发芽开花以及长成后的形状和颜色--就连家里的几只鸡也成了我观察的对象。”中学生的观察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对他们急于探索的事物,观察可以达到入迷的程度。但是,他们观察往往不细致比较粗疏,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因而又要通过训练,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深入观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从比较中观察
  宏观对象的特点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通过比较可以抓住个性特征,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前后态度的变化,形成对比,正体现了胡的个性特征。
  (2)从常态中观察
  事物的特点不是偶发的,往往是经常表现出来的,只有抓住这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逼真地描绘出来。比如写景,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不同,只有长期观察才能了解各自的特点。
  (3)从变化中观察
  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从变化中可以帮助到特点,这种训练的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如变色龙中的警官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就是这样表现的。
  (4)运用多种表现形式
  观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应当训练学生从事多种观察,以使他们观察的全面、细致、富有成效。观察的形式主要有:
系统观察,这是一种纵式观察,长期观察。主要是观察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带有连续性、系统性。如观察四季的变化,观察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观察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这种过程便于搜集材料,对于丰富知识,充实作文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多侧面观察,这是一种横式观察。主要是以人物景的不同侧面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如观察一个人,可以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观察。观察一个物体可以从他的形状、颜色、构造等侧面去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多侧面的观察,要注意各个侧面之间的联系,以便获得完整的印象和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学生具有指导作用。
  变换角度变换场景的观察,这是一种变式的观察。这种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的对象本身不变,只是从不同角度、场合去进行观察。例如观察校园的景色,可以在晴天、阴天、雨天去进行观察;观察一个建筑物,可以从仰视、平视、俯视的角度去观察;观察一条街道的景象,可以在早晨、中午、傍晚去观察。变换方式观察的价值在于把握事物在各个场景中的景象特点,观察形式远不止这些,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观察形式,争取获得丰富的观察材料和最佳的观察效果。
  (5)让学生养成写作观察日记的习惯,真实地记录观察的结果。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是为了积累素材,提高观察力,把作文写好。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的观察过程进行指导外,还应当指导他们写观察笔记,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我国有一些作家很重视观察笔记。老舍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记下来,因为不知道有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经常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⑹。”这虽就文学作品创作而言,但它也适用于作文指导。要把作文写好,同样应积累素材,体验生活,养成记观察笔记的习惯。观察的多了,积累的材料多了,写起作文就有内容,就比较得心应手。就能写出真实的人、事、物、景、情,可以使作文水平有巨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教会学生观察,确实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观察,使学生会思考会表达。作文教学多年,正是沿着正确的方向,才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随之提高,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写作,观察是入门的必由之路。
请记住:羽花石之所以美丽,并不全是因为水的打击,更多的则是阳光的爱抚!让我们用爱引路,用心执教,用信任为学生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学》
  《中学心理学被》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魏书生文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