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以体育为突破口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作者】 胡红英

【机构】 峡社区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多年来,我园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地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不但丰富了幼儿在园生活,而且锻炼了幼儿体能。
  一、充分利用园内现有资源开展体育活动。
  1.合理规划和利用园内资源,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用马路砖把室外活动场地铺设成连续方格图案或者用油漆画上各类图案。这样,幼儿上早操按交叉线或图案能很快找准位置,把队形站好,而且能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每班调整作息时间表,错开体育活动和游戏时间,然后,把全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小区,较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班在不同的时间里使用,如投掷区、球类区、钻爬区、攀登区、游戏区以及大型玩具区等,各班幼儿自愿选择活动区域,尽量发挥幼儿园现有设备设施的作用,使孩子们主动、积极的锻炼。
  利用“一物多玩”“物物组合”开展体育活动。 
  利用“一物多玩”开展体育活动是指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各个环节中只用一种主要活动器械开展幼儿走、跑、跳、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及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 
  在玩《呼啦圈》体育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可以发现身体的许多部位可以转动呼啦圈,如腰部转动、手腕转动、胳膊转动、颈部转动、膝盖转动等,通过教师启发幼儿还可以发现呼啦圈可以滚着玩、跑着玩、跳着玩、钻着玩、套着玩、、、、、、,他们把呼啦圈拿在手里用来开火车,套在脚腕上学小企鹅走路等等。《玩长凳》选择长凳作为活动器械,幼儿可以在凳子上走——练习平衡;爬——练习倒爬、手脚着地屈膝爬;跳——练习从高处往下跳,进行了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体现了长凳的多功能性。在《轮胎游戏》体育活动中,把幼儿五、六人一组随意摆放轮胎进行游戏,幼儿由模仿者变成了探索者,他们把轮胎一层层叠起来玩“上高山”;把轮胎竖起来玩“过山洞”;把轮胎摆成一行玩“过小河”等等,发展了走、钻、爬、平衡、跳跃等能力。又如“玩键子”活动中,一个简单的键子,幼儿可以做踢、抛、绕、单脚跳、双脚跳、扔、投掷、平衡等各种活动技能。 
  我们启发幼儿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器材搭配起来使用,能发现更多的功能,增加活动的乐趣。如:用套圈和皮球配合起来玩“拖小猪”和“小球钻圈”的游戏,用羽毛球拍和皮球玩“勺蛋”的游戏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器材的多种功能。
  通过此类问题的反复探讨,孩子们学会了多向思维,同样是“穿山洞”、“过障碍”、“走下坡”,就有不同的“穿”法、“过”法和“走”法。知道了最简单、最常用的东西,只要肯动脑筋,它就是我们手中最好的玩具,使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扩散性思维都得以发展。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自制各种体育活动器材,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为丰富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应发挥自制玩具的作用。可利用纸箱、布头、可乐瓶、易拉罐等制成各种玩具:例如小汽车、小推车、沙包、高跷、纸棍等,保证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选择玩具的自由。同时,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尽玩具材料之用。如将6个八宝粥罐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可培养幼儿平衡能力的“梅花桩”,将酸奶瓶用皮筋串连在一起就成了锻炼幼儿臂力的“拉力器”等。如:用可口可乐瓶制作了幼儿爱不释手的陀螺,用铁丝制作了会滚动的铁环,用自制拉力圈和皮球配合起来玩“拖小猪”和“小球钻圈”的游戏,用双人大拖鞋和竹竿来玩“爬山队”的游戏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器材的多种功能。自制体育活动材料如轮胎、铁罐、挂历、报纸、废布以及各类自然物品、植物等,让幼儿以物代物,一物多玩,提高幼儿园体育设施的综合作用和体育活动的质量.
  2、因地制宜地开发幼儿体育微课程,丰富幼儿体育内容。
  两年来,我们共创编了八九套幼儿器械操:花环操、哑铃操、棍棒操、圈操、椅子操、筷子操、响筒操、红旗操、星星操等,操练活动大大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了晨练的价值。
  通过开展民间游戏的微课程促进幼儿体质发展是我园体育的一大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电子技术、媒体技术已介入幼儿游戏。但是广泛的电子信息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效应:1、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2、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3、缺乏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4、参加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了,机体抵抗能力减弱。而民间游戏是民间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收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她不但符合孩子们的好学、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也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我们为幼儿提供绳、垫子、毽子等材料,开展翻绳、摇小船、炒豆子“踢毽子”、“造房子”、“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多种户外民间体育活动,还伴有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顺口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育能力的发展。 
  例如踢毽子,不论大小都能玩,年龄小的幼儿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用手拎着踢;年龄大的幼儿则可直接踢,还能踢出许多花样来。跳“房子”更简单了,只要用树枝或瓦片在地上画上几格,就能进行单脚跳和双脚跳,乐趣无穷。
  “跳皮筋”、“捉迷藏”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增加孩子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
  有许多民间游戏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如:跳绳、滚铁环、在开展这些难度较大的民间游戏时,幼儿并不是听着组织者的指挥学会的,就好比成人学自行车一样,不是教会的,而是他们在不断的练习、失败、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到动作的要领才掌握的。为了保证绝大部分幼儿能学会跳绳、滚铁环等民间游戏,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安排活动场地、游戏时间和游戏的内容,并将其形成常规。
  孩子们的机体尽情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顽强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增强了体质,也培养了孩子们自由交往,友好协商的能力。
  体育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幼儿着实爱上体育。
  3、发挥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中的作用
  每一件大型玩具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为了使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中得到合理利用,并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要了解玩具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玩大型玩具, 如组织幼儿走独木桥、滑滑梯等练习平衡。还可以利用大型玩具组织游戏。小班则可以利用大型玩具捉迷藏。当教师让幼儿藏起来时,他们有的会跑到大型玩具的柱子后面,有的会钻到大空柱子里面,有的则会爬到大型玩具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活动内容的形式,提高幼儿活动兴趣,使幼儿在有情节、有角色的游戏中得到综合性练习。如中班幼儿玩《炸碉堡》游戏。先让幼儿钻进山洞取炸弹,然后走过竹桥,翻过高山,把炸弹投进城堡。(山洞是滑梯上的门洞、炸弹是沙包或纸团、竹桥是平衡木、高山是攀登架、城堡是组合玩具的中心。)这种主题性游戏要求幼儿要遵守一定规则,按一定顺序游戏。这不仅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合作能力、还提高幼儿动作的密度。
  当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大型器械的活动时,还会发现处处都蕴含着对幼儿动作发展的教学资源,如:滑滑梯,许多孩子特别喜欢从下往上走。大多数教师发现后会大声加以制止,我们积极引导,让孩子从斜坡下往上走,既满足了幼儿好奇心,又使孩子得到了平衡练习,在玩跳跳床时,让孩子进行跳高比赛,练习单脚跳跃等。这些活动如能正确引导,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也大大提高。
  利用大型玩具的自身特性组织游戏,幼儿不仅练习了动作,而且玩得开心。教师除了要利用大型玩具组织幼儿集体游戏之外,还要留给幼儿一定的自由玩大型玩具的时间。这种自由玩,既要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又要克服“放羊式”。在活动前,教师要向幼儿提出互相谦让、友好游戏、不拥挤等要求,还要告诉幼儿玩时手要扶好,脚要蹬稳等,如果发现玩具坏了不能继续使用,应及时报告教师,以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创造性地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有效补充体育运动的不足
  为了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及避免当地气候客观原因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使幼儿通过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借以弥补因户外天气不好或场地条件的局限造成的不利,以此促进体能、智力、情绪、个性、认知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开展室内体育活动的研究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室内体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室、楼梯、楼道等活动场所进行的多种体育活动。它的内容可以是钻、爬、投掷等大肌肉活动,也可以是手指、脚趾等小肌肉活动;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创造性活动。室内体育活动的内容常受到场地,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在选择室内体育活动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因地制宜”这4个字。合理、巧妙、充分地利用室内活动空间。
  晨间入园时、课间、餐后和离园前,有的时间较短,有的人数不稳定,游戏的空间相对较小,我们安排一些运动量小、比较安静、收放自如、游戏范围较小的民间游戏,比如“手指游戏”、“翻绳”、“夹豆” “套圈”等游戏,主要用于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同时还减少了相互等待的矛盾。
  又如:室内活动时的椅子搬进搬出既麻烦又没地方放,可以充分利用小椅子来进行游戏活动。除徒手操外,还可以利用随手可取的室内物品进行操节练习,如:椅子操、绳圈操、布带操等。                                其次,玩具材料尽量多样化,数量要充足,以满足不同兴趣的幼儿的需要。如既要有活动上肢的玩具、材料,也要有活动下肢的玩具、材料,以使幼儿身体均衡发展。玩具材料要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玩具、材料要有可变性及可探索性,尽可能做到一物多玩,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再次,要巧妙地利用常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如: 利用班内摆放的桌椅,开展适宜的平衡钻、爬、侧滚、跳等活动,运用上下楼梯,开展纵跳、攀登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室内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安全,做到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由于室内空间条件的局限,幼儿在室内开展活动时,逐步学会了轮流与等待,逐步学会了遵守一定的规则,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走出幼儿园,在大自然中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 
  当园内活动面积明显不足的时候,把活动范围伸展到园外,可以大大地增加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能更有效地结合其他教育内容,产生多方效益。
  如在冬天我们可以多加强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带领幼儿跑步,下雪时,带幼儿玩打雪仗,堆雪人等游戏;秋天,刮风时,带幼儿玩《大风和树叶》等游戏。在节日布置环境时,可以让孩子进行吹气球比赛,提高肺活量,接着通过玩气球活动,加强了孩子抛、接、跳等动作的发展。 
  在春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秋冬季应多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蹦蹦球、皮球、呼啦圈等材料。每学期的春游,秋游我们都带孩子来到公园、山腰、体育场、人民广场等地开展体能锻炼:爬山比赛、走田埂、走鹅卵石、放风筝等体育游戏。孩子们在草地上滚爬、做操、踢球,跳舞,追逐。在健身点荡荡秋千,在跑步机上跑跑,在小公园走石桥、爬小山、跳台阶等等,使幼儿的动作得到全面,充分的锻炼。幼儿通过摸打滚爬的亲身体验,逐渐养成积极勇敢的态度和精神。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孩子的更加热爱自然,喜爱体育活动,增强了走、跑、跳、攀登等动作技能,锻炼了幼儿体能。
  如在练习走的动作时我们利用的资源有草地、水泥场地、石阶、路沿、树林、山坡等资源,设计的体育游戏活动有:穿树林、给小树浇水、走弯弯路、小小侦察兵、摘苹果、推小车等等,通过开展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训练了幼儿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走,一个跟着一个走,绕过小障碍物走,推着小物体走,听信号有节奏、有精神地走,听信号变速走或变换方向走,在平衡板上走,上下坡走,倒退走步等不同走的动作,促进了幼儿身体机能的动作。
  自然环境使幼儿能真正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充足的光照,并随意自由地活动身体,让幼儿体验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乐趣。他们在活动中增强体质,也提高了对气候及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还应体现灵活性,做到因地制宜,注重活动形式的科学化、多样化,   
  多途径开展幼儿体育,促进了幼儿生长,增强了幼儿体能,发展了幼儿智力,培养了幼儿情感,健全了幼儿个性,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作者简介:胡红英,女,汉族,1972年出生、甘肃平凉人;小教高级职称;本科学历;1991年至今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