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金庸小说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作者】 李玉华
【机构】 山东沾化富国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鲁迅曾经说过:“同样的一部《红楼梦》,公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觉得金庸小说也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从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上来讲,我认为金庸小说中有三个方面可以借鉴: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二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三是有利于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爱情观。那么,这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在金庸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完美人性的榜样
《读本》中节选的内容出自《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天龙八部》可谓是金庸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主人公萧峰,虽然饱经人世的沧桑变故和人生的痛苦困厄,被人嫉恨、误会和追杀,但其侠义心肠和高尚人格从未改变过。”在少室山被中原武林人士围攻时,萧峰没有显出丝毫的胆怯,而是把酒言欢,仰天长啸。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正直和坦荡的美好品质。接下来,慕容博为了挑起宋辽之争,引诱他可以报杀母之仇时,他的回答震撼人心:你可见过边关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是啊,生活在战乱年代的人们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统治者们为了一己的私欲,肆意挑起战争,他们永远不会关心战场上血流成河的场面,永远不会知道百姓心中妻离子散的悲痛,他们追求的只是打胜仗的功绩和无边的权力。“一将功成万骨枯”,试问那些把战争当作儿戏的人们,你们可曾听到那漫漫黄沙下痛哭的灵魂?萧峰,这位身体中流淌着大辽人的血的侠士,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甚至超越了那种狭隘的民族本位观念,他以天下苍生为念,以“保土安民”为己任,这是何等光辉的人性啊!
二、英雄民族的楷模
争夺岳飞的《武穆遗书》,拒绝为成吉思汗攻打南宋,及至助守襄阳,是郭靖一生侠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关键情节都与民族大义相关。而在助守襄阳时,郭靖与杨过的一段对话则更能体现出这位英雄的民族精神:“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这番恳切的言辞,杨过只听得耸然动容,而读者更为之倾倒。古往今来,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多少人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肩负起民族国家的重担。郭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身上有着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美德。《射雕英雄传》基本上是以这种浓烈的民族悲愤、正气与豪情为背景而叙述的。郭靖也正因为他的民族大义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和萧峰,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敢于斗争的集中代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人格的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
三、纯洁爱情的典范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金庸的小说也不例外,爱情篇章在金庸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所有的教育者都痛恨校园里的爱情”,这话也不假。那小说中的爱情描写能不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爱情观呢?我想,能。有人说:“早恋现象就像洪水一样迅速席卷了中学这个年轻的群体。”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我们是四面封堵,还是顺势引导呢?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在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到底什么是爱情呢?心理专家认为,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简而言之,爱情就是一种责任。金庸小说中表现出的爱情观,就非常具有这样的责任感。而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萧峰和阿朱之间的爱情。我们且看当萧峰不知实情打了阿朱一掌后两人的对话:“萧峰颤声道:‘你完全是为了我,阿朱,你说是不是?’阿朱低声道:‘是的。’萧峰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甘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阿朱脸上带着笑容离开了,为了心爱的人,她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颗心撞击出耀眼的爱情火花,然后,阿朱逝去。所有的誓言,什么雁门关外骑马打猎,什么塞上草原牧羊牧牛,都已成空。我们无语,因为爱情诠释了一切。我们的爱情教育观就应该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这份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去获得人生的幸福。
一、完美人性的榜样
《读本》中节选的内容出自《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天龙八部》可谓是金庸的巅峰之作,其中的主人公萧峰,虽然饱经人世的沧桑变故和人生的痛苦困厄,被人嫉恨、误会和追杀,但其侠义心肠和高尚人格从未改变过。”在少室山被中原武林人士围攻时,萧峰没有显出丝毫的胆怯,而是把酒言欢,仰天长啸。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强、正直和坦荡的美好品质。接下来,慕容博为了挑起宋辽之争,引诱他可以报杀母之仇时,他的回答震撼人心:你可见过边关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是啊,生活在战乱年代的人们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统治者们为了一己的私欲,肆意挑起战争,他们永远不会关心战场上血流成河的场面,永远不会知道百姓心中妻离子散的悲痛,他们追求的只是打胜仗的功绩和无边的权力。“一将功成万骨枯”,试问那些把战争当作儿戏的人们,你们可曾听到那漫漫黄沙下痛哭的灵魂?萧峰,这位身体中流淌着大辽人的血的侠士,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甚至超越了那种狭隘的民族本位观念,他以天下苍生为念,以“保土安民”为己任,这是何等光辉的人性啊!
二、英雄民族的楷模
争夺岳飞的《武穆遗书》,拒绝为成吉思汗攻打南宋,及至助守襄阳,是郭靖一生侠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关键情节都与民族大义相关。而在助守襄阳时,郭靖与杨过的一段对话则更能体现出这位英雄的民族精神:“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这番恳切的言辞,杨过只听得耸然动容,而读者更为之倾倒。古往今来,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多少人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肩负起民族国家的重担。郭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身上有着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美德。《射雕英雄传》基本上是以这种浓烈的民族悲愤、正气与豪情为背景而叙述的。郭靖也正因为他的民族大义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和萧峰,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敢于斗争的集中代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人格的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
三、纯洁爱情的典范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金庸的小说也不例外,爱情篇章在金庸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所有的教育者都痛恨校园里的爱情”,这话也不假。那小说中的爱情描写能不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爱情观呢?我想,能。有人说:“早恋现象就像洪水一样迅速席卷了中学这个年轻的群体。”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我们是四面封堵,还是顺势引导呢?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在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到底什么是爱情呢?心理专家认为,爱情并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简而言之,爱情就是一种责任。金庸小说中表现出的爱情观,就非常具有这样的责任感。而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萧峰和阿朱之间的爱情。我们且看当萧峰不知实情打了阿朱一掌后两人的对话:“萧峰颤声道:‘你完全是为了我,阿朱,你说是不是?’阿朱低声道:‘是的。’萧峰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甘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阿朱脸上带着笑容离开了,为了心爱的人,她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两颗心撞击出耀眼的爱情火花,然后,阿朱逝去。所有的誓言,什么雁门关外骑马打猎,什么塞上草原牧羊牧牛,都已成空。我们无语,因为爱情诠释了一切。我们的爱情教育观就应该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这份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去获得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