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开发初中数学思维

【作者】 叶慧敏

【机构】 江西省德兴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体验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自觉地、独立地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所得的答案或结论虽未能超越前人,但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思路和结果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是创造性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巧设数学游戏,打造利于学生创造的环境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思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从课堂环境来说,我们应该多为学生创设某种特定的问题情境,要学生能够对问题作出直接的理解和领悟。设置悬念要学生作出各种猜想和推想,提出问题要学生即时作答或抢答,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对所规定的题目迅速思考等等,都是训练学生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好方法。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拿了一张纸进入课堂说“这张纸约厚0.1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是多少?”学生纷纷作出估计,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胆子大一点的说10米。我说经过计算这厚度要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同学们都惊讶不已,纷纷要求教他们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就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愉快的学习。
  二、破解数学命题,实现从模仿到创新
  改造数学命题并解决命题是学习再发现,学会探究进而学习创造的一种途径。它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探索性问题训练、提出命题或改造命题对命题的多种途径解决等方式来培养,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解下列两组方程:
  (1)х2-5х+6=0;  y2-5y+6=0
  (2)2x-5x-3=0;  2t2-5t-3=0
  2、你发现每组中的两个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试说明理由。
  3、每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不同,但未知项相应的系数相同,这说明方程的根仅与方程的系数有关。那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4、为便于观察,先讨论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如x2-5x+6=0,x2-12+7=0,x2-4x+2=0等,从中发现两根和与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5、将关于方程x2+5x+3=0,3x2-4x+1=0,2x2-5x-1=0等来验证,进一步坚定对所提出的猜想的信心。
  6、对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它的根与系数究竟有什么关系?提出猜想,并加以证明。
  例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以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七个部分…
  根据以上这些直线划分平面最初的具体的情况总结规律,探究十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
  分析1: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
  2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4(=1+1+2)个部分
  3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7(=1+1+2+3)个部分
  4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11(=1+1+2+3+4)个部分
  经过具体的数值的模仿,可以从中发现每增加1条直线,分平面的部分数就增加,其规律是若原有n条直线,现增加1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平面数就增加1+1+2+3+4+…+n,平面上的10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1+1+2+3+4+5+6+7+8+9+10=56个部分。一般的平面上的n条中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2+2+3+4+…+n)个部分。
  分析2: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
  2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4(=2+2)个部分
  3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7(=4+3)个部分
  4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11(=7+4)个部分
  可以从中发现每增加1条直线,分平面的部分数就增加,其规律是若原有(n-1)条直线,现增加1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的平面数就增加n,平面上的10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2+2+3+4+5+6+7+8+9+10=56个部分。一般的平面上的n条中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2+2+3+4+…+n)个部分。
  三、抓住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多个新颖的答案。由于学生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遇到问题时思路往往狭窄,打不开,成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首要障碍,因而在实际训练中要对发散思维训练给与特别关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方式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实践的命题。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需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