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南昌市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
【机构】 江西南昌市湾里一中 涂 青 江西师大体育学院 王次农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昌地区中学体育老师和主管体育教学人员的调查访问,研究了南昌市中学体操教学的现状及对产生如此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改善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操 体操教学 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择了南昌地区14所中学在职体育教师28人及各主管体育教学的人员1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查阅了有关体操教学现状及体方面的资料,并查阅了有关体操教学方面的资料。
1.2.2调查访问法
在调查过程中,访问了南昌市各中学的28名体育教师及各中学14名主管体育教学工作的人员,选取了南昌地区所属的新建县、进贤县、南昌县、安义县及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经开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各一个学校,全面了解了南昌市高中体操的整体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吸取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体操教学场地与设备方面
学校的体操教学场地与设备是开展体操教学的基础,我市绝大部分中学不仅器械达标水平低,现有体操设备也过于陈旧,即使有较好的设备,大部分因为在室外,长期风吹雨淋,得不到保养与维修,在调查的14所学校中有13所学校有室外的单双杠,但仅有4所学校的比较新,9所学校的单双杠都是锈迹斑斑,甚至东倒西歪的,对体操教学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仅有2所学校有室内的场地,但没有一所学校有专业的体操房,正好体操教学对运动场地、设备的要求较高,这给体操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2体操课的开展与课程内容安排方面
调查结果发现各个学校基本上均不能按大纲规定的学时开课,即使开课也是以课间操、队列队形、徒手体操的内容较多,至于技巧方面也只是以滚翻类的简单内容为主,轻器械体操对场地、器材、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教师的技能水平要求较低,开展情况也比较好,而竞技类的单杠、双杠实际开课率则极低,甚至有些学校都自行取消了自认为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竞技体操项目,课程设置很不合理,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与体操运动追求“力”与“美”的目标背道而驰,不仅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全面的发展,而且也会使学校体操教学走向末路。
2.3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方面
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认识程度不够,28名体育教师中有12名体育教师认为体操教学应该开展,但仅有1名体育教师愿意进行体操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不太愿意进行体操教学,加上器械练习不安全,担心教学事故的发生,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在调查中了解到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调,而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教学中遇到需要保护帮助的时候学生会很敏感,不利于教学,而且大部分教师体操专项技能水平较低,也就是说体操专项的教师极少,这样就很难完成正常的高中体操教学任务。
2.4学生对体操的认知与体操素质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了解,多数学生对体操的了解不多,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腹肌力量基本达标,但躯干的柔韧性和上肢力量达标水平很差,尤其是上肢力量与达标水平相差甚远,这样就影响到学生体操动作的完成质量,完成质量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对体操是敬而远之,而体操运动正好对发展上肢力量有突出的作用,学生在躯干柔韧性和上肢力量上的缺陷,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体操得到弥补,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的发展。
2.5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与社会因素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很难保证。另外迫于社会的压力,学校难以承担教学中伤害事故的责任,我国多数家庭都是只生一个孩子,体育教学中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家长对学校责任的追究,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都给学校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一些学校领导就不允许体育教师教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内容,竞技体操则被列入其中,这就极大地阻碍了体操教学的发展。
3建议
3.1增加体操场地、设备投入,科学、合理地安排体操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体操教学时数,保证体操教学的连贯性、均衡性、多样性。学校领导应提高对体操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2提高教师的体操专项技能水平,不仅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体操技能方面的培训,还要定期测试,督促技能的保持。另外也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院校体操技能的培养,从根源抓起,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3.3提高学生对体操的认知水平,加强对体操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学生都能了解到体操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习体操的兴趣,另外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柔韧性及上肢力量的提高,为体操教学打好基础。
3.4全面加强体操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体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做出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韩冠宙,当前体操教学改革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5卷(3).
[3]黄燊主编,体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关键词:中学体操 体操教学 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择了南昌地区14所中学在职体育教师28人及各主管体育教学的人员1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查阅了有关体操教学现状及体方面的资料,并查阅了有关体操教学方面的资料。
1.2.2调查访问法
在调查过程中,访问了南昌市各中学的28名体育教师及各中学14名主管体育教学工作的人员,选取了南昌地区所属的新建县、进贤县、南昌县、安义县及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经开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各一个学校,全面了解了南昌市高中体操的整体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吸取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体操教学场地与设备方面
学校的体操教学场地与设备是开展体操教学的基础,我市绝大部分中学不仅器械达标水平低,现有体操设备也过于陈旧,即使有较好的设备,大部分因为在室外,长期风吹雨淋,得不到保养与维修,在调查的14所学校中有13所学校有室外的单双杠,但仅有4所学校的比较新,9所学校的单双杠都是锈迹斑斑,甚至东倒西歪的,对体操教学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仅有2所学校有室内的场地,但没有一所学校有专业的体操房,正好体操教学对运动场地、设备的要求较高,这给体操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2体操课的开展与课程内容安排方面
调查结果发现各个学校基本上均不能按大纲规定的学时开课,即使开课也是以课间操、队列队形、徒手体操的内容较多,至于技巧方面也只是以滚翻类的简单内容为主,轻器械体操对场地、器材、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教师的技能水平要求较低,开展情况也比较好,而竞技类的单杠、双杠实际开课率则极低,甚至有些学校都自行取消了自认为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竞技体操项目,课程设置很不合理,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与体操运动追求“力”与“美”的目标背道而驰,不仅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全面的发展,而且也会使学校体操教学走向末路。
2.3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方面
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认识程度不够,28名体育教师中有12名体育教师认为体操教学应该开展,但仅有1名体育教师愿意进行体操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不太愿意进行体操教学,加上器械练习不安全,担心教学事故的发生,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在调查中了解到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调,而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教学中遇到需要保护帮助的时候学生会很敏感,不利于教学,而且大部分教师体操专项技能水平较低,也就是说体操专项的教师极少,这样就很难完成正常的高中体操教学任务。
2.4学生对体操的认知与体操素质方面
通过对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了解,多数学生对体操的了解不多,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腹肌力量基本达标,但躯干的柔韧性和上肢力量达标水平很差,尤其是上肢力量与达标水平相差甚远,这样就影响到学生体操动作的完成质量,完成质量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对体操是敬而远之,而体操运动正好对发展上肢力量有突出的作用,学生在躯干柔韧性和上肢力量上的缺陷,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体操得到弥补,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的发展。
2.5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与社会因素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体育课的教学时数很难保证。另外迫于社会的压力,学校难以承担教学中伤害事故的责任,我国多数家庭都是只生一个孩子,体育教学中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家长对学校责任的追究,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都给学校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一些学校领导就不允许体育教师教有一定危险性的教学内容,竞技体操则被列入其中,这就极大地阻碍了体操教学的发展。
3建议
3.1增加体操场地、设备投入,科学、合理地安排体操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体操教学时数,保证体操教学的连贯性、均衡性、多样性。学校领导应提高对体操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2提高教师的体操专项技能水平,不仅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体操技能方面的培训,还要定期测试,督促技能的保持。另外也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院校体操技能的培养,从根源抓起,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3.3提高学生对体操的认知水平,加强对体操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学生都能了解到体操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学习体操的兴趣,另外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柔韧性及上肢力量的提高,为体操教学打好基础。
3.4全面加强体操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体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做出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韩冠宙,当前体操教学改革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5卷(3).
[3]黄燊主编,体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