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班级管理漫谈——三方联动,走精致管理之路

【作者】 王喜红

【机构】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新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班级管理可采取三方联动,走班级精致之路,其主要做法是家长周报告、学生日反思、教师勤反馈,通过一系列的反馈,家长、学生、老师的所作所想就能得以及时相互传递,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精致管理;家长周报告;学生日反思;教师勤反馈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一个最微小最平凡的行政兼授业团体;同时,它又是一个最伟大最神圣的组织机构。因为每一个现代社会的读书人都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人们在这里接受了真善美,辨清了假丑恶;在这里抛弃了愚昧,走向了聪颖;也是在这里奠基着自己将来的人生之路。因此,也就有了历来众多教育家、一线教师和热爱教育的人对班级管理的研究。站在前人肩膀上探索班级管理,这必然是一条管理的捷径,人人会何乐而为之。但是,西方的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古人的东西不能全部适用,他人的经验更不可能是包治自己百病的良药。也因此,我们就得在借鉴中探索适合本班化、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之路。
  下面,我仅就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摸索的“三方联动,走精致管理之路”的做法从三个方面作以阐释和说明。
  1家长周报告
  在常期的班级管理中,我发现班级管理只靠的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最多加上几个班干部,而家长一般都因为工作、生活或其它原因不多顾忌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情况,主动或被动参与孩子日常管理没能引起相当的重视,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紧密结合的要求。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管理呢?于是在我的班级管理中首先增加了“家庭报告”这样一个得由家长天天注意和参与的管理过程,以作为班级管理的有益补充。这已在我们班形成惯例,其主要做法是:
  1.1家庭报告顾名思义应由家长来写。实在不会执笔写字的家长,可以让家长口述,学生代笔,之后让学生再读给家长听所写内容是否完全符合孩子本周的表现实际,最后由学生手把家长的手签上家长的名字,以保证家长意愿的真实性。
  1.2家庭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家庭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清标题“第×周××同学的家庭报告”;二是正文部分要实事求是地写清学生一周来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或其他方面的表现,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可写些自己的评价、感言和建议;三是署上写作人的姓名和日期。家庭报告字数不限,可根据家长的文化水平可写长或写短。
  1.3家庭报告的相关时限和时间。家庭报告的写作时限以“一周”作单位,要求所反映的学生成长过程是当前周的实际情况。家庭报告上交的时间为每周的星期一早晨,一般由班长负责收交给班主任。
  1.4对于家庭报告的处理办法。对于学生每周上交来的家庭报告,我会利用最短的时间进行逐份批阅,并进行归类,如从学生的表现上可分为蒸蒸日上的,一如继往的,不进则退的;从家长的写作认真程度上可分为具体认真型和概括应付型。每周班会上,我除了向学生宣讲学校最近的相关要求和班级的具体问题外,还会就家庭报告的内容按照分类进行相关说明,或表扬,或鞭策,或提出近期奋斗目标。最后,家庭报告将作为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之一的鲜活资料被装进学生的个人档案袋,期末再进行总评,把它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事实证明,这种管理办法对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也引起了绝大多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高度重视。这里摘录几例如下:
  例一:
  第4周李蕾的家庭报告
王老师:
  您好!李蕾这周按老师的布置完成了语文、数学作业,书写比较整齐,但对英语作业做得不够好,特别是对英语单词的背诵不积极。完成作业之后常常能读一些课外读物,写一些读书笔记和日记,还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衣服,收拾房间等。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还没能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如星期三晚上放学回家做作业时就不够自觉,是在我的督促下才完成的。
                  李蕾的爸爸:李宗文
                2011.9.24          
  例二:
  第8周李有祺同学的家庭报告
尊敬的老师:
  你们好!李有祺同学本周在家里表现较好,除星期一外,每天放学能及时回家,不在路上贪玩,且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部分作业,学习态度也比原来端正多了,自己初步认识到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以前总觉得是为爸爸妈妈而学习,或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做作业。这些进步是和你们的辛勤教导分不开的。在这里我谨向你们表示最深切的谢意,郑重地向你们道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希望老师能继续对李有祺加强督促,我会努力做好家庭监管和辅导工作,使他在下周以至将来有更大的进步! 
  祝老师工作愉快!
                 李有祺的妈妈:郭小红
                      2012.4.17
  例三:
  第16周陈佩同学的家庭报告
  基础知识不牢靠,
  作文水平也不高。
  是我不知怎样教,
  还是孺子不可教?
  本周表现有进步,
  谦虚细心要记牢。
  多读多写多反复,
  扎扎实实迎期末!
                 陈佩的爸爸:陈少宁
                   2013.6.24
  从每周的这一份份家庭报告中,我知道了孩子在家里的所作所为,读懂了家长对我们学生的盈盈期盼,也促使我努力地因人而宜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以达到科学教育,精致教学,和谐人生的目的。
  2学生日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的确,没有反思便没有进步,没有反思更没有创新,这在前人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因此,在平日班级管理中,我除了每周让学生上交“家长周报告”外,还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每日反思,反思自己当天最大的收获或进步,反思自己当天最大的失误或不足。无论总结成功,还是记载失败,都只要求各概括成一句话,写在专门的本子上,于是这就有了每个学生手中的《反思日记本》。这里也摘录几位同学的反思日记:
  2012年6月26日  杜芸
  “我最大收获——我初步领悟到了学习古文的方法,那就是先熟读原文,然后理解文意,最后背诵原文。最大失误——家里来了舅妈家的小表妹,我因急着要陪她去玩,作业写得很潦草。”
  2013年6月27日  王一凡
  “我最大收获——从一个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人要追求成功,就得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最大失误——中午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磕破了鼻子,害得我去了趟医院。”
  2011年12月27日 郭兰
  “我最大收获——我扶着一个盲人走过了马路,体会到盲人生活的不易。最大不足——对《谢谢你,妈妈》的作文内容写得有些空洞。”
  从学生的这些每日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关心。每一周结束后,我还要求学生各自对本周的反思来个回头看,进行再总结,并结合家庭周报告明确自己下周应该努力改进的方面,这里一般只需要提出一个具体的经过一定的努力绝对能够实现的要求即可,关键在于落到实处。在某些方面实在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还可以主动请好朋友作为自己的义务监督员,班主任也可以因人而宜地为其指派一个学生充当义务监督员,以帮助其扬长而避短。
  从坚持写日反思中,我和学生共同体会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能够激起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时时关注;二是能够唤醒学生对自己可能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的及时约束;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从而促使学生辨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他们向着我们期待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3教师勤反馈
  针对家长周报告和学生日反思,以及学生日常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除了前边讲到的班主任要做好细致的分类工作外,更要将这些情况通过不同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或管理小组长,或相关家长,并商讨与之相对应的改进的具体措施。或通过学生反馈给学生,或通过学生反馈给家长,或通过家长反馈给学生,或通过老师反馈给学生,或通过学生反馈给老师。通过这一系列反馈,家长、学生、老师的所作所想就能得以及时相互传递,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最基层的教育共赢。
  当然,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绝非我的这种所谓“三方联动,走精致管理之路”做法就能完全奏效或做得最为出色。我这里仅只是提出了一个探索的方向,而探索者就是我,虽“路漫漫其修远矣”,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2008年8月;
  [2]《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闫学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3]《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2月;
  [4]《家庭教育学》,李天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