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 刘廷凤 丁克强 李红艺 郭 光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大学无机化学是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落后以及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利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并采用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及相关专业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同时对学生尽快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教学、学习方法和培养高校学生的自学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现状
1.1学习方法未转变
大学的学习、上课方式完全不同于高中,高中上一节课往往围绕某个知识点反复评讲,而大学一节课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识博而广,不像高中的课讲得精而深。许多学生因第一学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效果差,并导致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成绩不理想。
1.2学习基础差距大
尽管无机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基础较差,尤其是部分学生高中阶段选修生物或物理等课程,化学基础较差。因此,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教师上课难以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1.3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一本教材、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只顾自己上课,不与学生交流,不掌握实际情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生 听不懂或不能消化课堂知识,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上课开始开小差,甚至有学生开始迟到、早退和旷课。大一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理念逐渐转变的重要阶段,教师课堂授课模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观念转变为重点传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还课堂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4教学课时短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药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化学的理论与知识,因此,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有不断增加的空间和趋势。然而,由于学校教学时数有限,教学改革总的趋势却是不断压缩、减少教学时数,使得高等院校面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化学教学知识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2、改革探索
2.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知识,从而把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或现象更好地理解、巩固,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理论课上,通过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并利用实验课验证学生的讨论结果,学生在求证过程掌握理论知识。
如第四章电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能斯特方程”,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在中学或大学实验教学中经常是一个必做实验,因为它在让学生了解复盐的一般特征和制备方法的同时,还能综合训练学生水浴加热、蒸发、浓缩、结晶、过滤等基本操作[1-3],这个实验也是学习电化学能斯特方程的重要案例。可以设计问题:硫酸亚铁铵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pH值为1~2?学生讨论结果认为,避免Fe2+氧化和水解。继续提问:为什么氧可以氧化亚铁离子?反应出现黄色溶液原因是什么?将上述问题作为讨论题,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分析上述分析过程是否正确,存在问题。随后安排实验环节。进入实验室后,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pH值进行实验,验证课堂讨论结果。这样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高。同时,实验教学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实验与理论相辅相成,教学效果明显。
2.2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教师“滔滔不绝”,指手划脚,“卖力”地讲了一堂课,而学生只是痛苦地坐了数个小时,大部分学生走出教师就忘了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4]。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
小组合作模式是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先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再由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给予评价或小组互评。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效果较好,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例如,教材中无机化学元素化学部分系统性不强,教材只是简单罗列内容,讲起来平淡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小组合作法,把元素化学分成若干专题,将学生分组,让各组学生查资料、制作课件、由小组选出主讲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再加以补充归纳和总结,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通过这一教学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进一步加强,积极学习的气氛容易传递给每个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互动讨论模式亦可归入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同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进行评价。如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回忆中学金属活动顺序表,提出问题:Ag能否将H+还原为H2?同学都回答不可能,但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角度进行讨论,学生将能斯特方程列出,逐渐得出结论,只要改变离子的浓度,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改变,相应物种的氧化还原能力改变。最后认定上述反应可能发生。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气氛活跃。
3结语
针对目前无机化学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教学内容、实践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存在很多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锐.对硫酸亚铁按制备实验的探讨[J].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5,(05):73-75.
[2]蔡铁军.硫酸亚铁钱的制备中酸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74-76.
[3]陈煜.《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教学内容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0,12:74-74 (61).
[4]360百科. 教学模式[EB/OL]. http://baike.so.com/doc/2894414.html (2014/1/23)
作者简介:刘廷凤:副教授,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博士,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资助;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GY201123)研究成果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及相关专业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化学知识基础,同时对学生尽快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教学、学习方法和培养高校学生的自学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现状
1.1学习方法未转变
大学的学习、上课方式完全不同于高中,高中上一节课往往围绕某个知识点反复评讲,而大学一节课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识博而广,不像高中的课讲得精而深。许多学生因第一学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效果差,并导致后续相关课程学习成绩不理想。
1.2学习基础差距大
尽管无机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基础较差,尤其是部分学生高中阶段选修生物或物理等课程,化学基础较差。因此,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导致教师上课难以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1.3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一本教材、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只顾自己上课,不与学生交流,不掌握实际情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生 听不懂或不能消化课堂知识,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上课开始开小差,甚至有学生开始迟到、早退和旷课。大一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理念逐渐转变的重要阶段,教师课堂授课模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观念转变为重点传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还课堂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4教学课时短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药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化学的理论与知识,因此,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有不断增加的空间和趋势。然而,由于学校教学时数有限,教学改革总的趋势却是不断压缩、减少教学时数,使得高等院校面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化学教学知识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2、改革探索
2.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知识,从而把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或现象更好地理解、巩固,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理论课上,通过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并利用实验课验证学生的讨论结果,学生在求证过程掌握理论知识。
如第四章电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能斯特方程”,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在中学或大学实验教学中经常是一个必做实验,因为它在让学生了解复盐的一般特征和制备方法的同时,还能综合训练学生水浴加热、蒸发、浓缩、结晶、过滤等基本操作[1-3],这个实验也是学习电化学能斯特方程的重要案例。可以设计问题:硫酸亚铁铵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pH值为1~2?学生讨论结果认为,避免Fe2+氧化和水解。继续提问:为什么氧可以氧化亚铁离子?反应出现黄色溶液原因是什么?将上述问题作为讨论题,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分析上述分析过程是否正确,存在问题。随后安排实验环节。进入实验室后,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pH值进行实验,验证课堂讨论结果。这样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高。同时,实验教学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实验与理论相辅相成,教学效果明显。
2.2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教师“滔滔不绝”,指手划脚,“卖力”地讲了一堂课,而学生只是痛苦地坐了数个小时,大部分学生走出教师就忘了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4]。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
小组合作模式是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一种,先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再由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给予评价或小组互评。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效果较好,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互助的学习能力。例如,教材中无机化学元素化学部分系统性不强,教材只是简单罗列内容,讲起来平淡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小组合作法,把元素化学分成若干专题,将学生分组,让各组学生查资料、制作课件、由小组选出主讲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再加以补充归纳和总结,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通过这一教学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进一步加强,积极学习的气氛容易传递给每个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互动讨论模式亦可归入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同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进行评价。如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回忆中学金属活动顺序表,提出问题:Ag能否将H+还原为H2?同学都回答不可能,但是教师引导学生从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角度进行讨论,学生将能斯特方程列出,逐渐得出结论,只要改变离子的浓度,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改变,相应物种的氧化还原能力改变。最后认定上述反应可能发生。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气氛活跃。
3结语
针对目前无机化学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教学内容、实践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存在很多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锐.对硫酸亚铁按制备实验的探讨[J].固原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5,(05):73-75.
[2]蔡铁军.硫酸亚铁钱的制备中酸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74-76.
[3]陈煜.《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教学内容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0,12:74-74 (61).
[4]360百科. 教学模式[EB/OL]. http://baike.so.com/doc/2894414.html (2014/1/23)
作者简介:刘廷凤:副教授,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博士,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资助;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GY2011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