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项目化教学初探

【作者】 张晓光

【机构】 内蒙古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系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学生对制图、公差、材料、刀具、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综合应用的练习性教学环节,进行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数控工艺知识,具有较强职业能力。项目设计主要针对职业岗位进行。项目设计包含了职业岗位所需的所有职业能力。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项目化教学  职业能力培养 工作任务
  Abstract: “the course design of CNC machining process” is the practice link of integrated application to student on the drawing, tolerance, material, cutting tool,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ject teaching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master CNC process knowledge, and have stronger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ject design is aimed at professional post. The project design includes all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ability that professional post required.
  Key words: course design of CNC machining process; project teach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training tasks
  在国家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职院校工作重点是要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数控加工工艺》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紧跟其后的实践性课程,也是学生对制图、公差、材料、刀具、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综合应用的练习性教学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要完成相应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的工艺文件编写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零件的数控仿真加工。《数控加工工艺》作为数控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其项目化教学已经趋于成熟,并且效果显著。而《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作为该门课程的后续实践课程也应进行相应改革,使得该课程更好的服务于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本课程作为实践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全面运用所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工作规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切合。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课程设计思路
  项目教学法的重点就是通过行为导向法则,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在进行项目化教学前,应该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将专业基础课程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设计出具体技能培养的项目。通过这样的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新任务,这对学生是个挑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由此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有怎样的应用并不清楚的状况。该课程主要针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开设,面对的岗位是数控工艺员岗位。因此根据数控工艺员的岗位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要求,然后以学生为中心,将数控工艺员的工作过程分步化来设计项目。另外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对工作内容和环境的感性认识,所以增加了CAD/CAM、数控仿真加工环节,以此来贴近生产实际,从而让学生对工作岗位有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及素养。根据以上思路从企业中引进真实的机械零件产品作为载体,根据数控工艺员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项目设计,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且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联性,让学生在进行职业实践活动的同时掌握知识及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的开设充分发挥CAD/CAM软件及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将零件加工工艺知识、CAD/CAM、仿真系统验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职业特色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二、项目设计
  (一)项目设计需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实际可操作性。
  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考虑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要包含完成职业岗位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只包含在一门课程中,而是多课程的,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综合分析。项目选择应该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不能够太复杂,要让学生易于接受。这样学生才有信心去学习和完成任务,否则容易让学生知难而退。在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项目化教学前先从数控工艺员岗位出发,确定胜任数控工艺员岗位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然后选择合适的项目将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散。将项目设计成了具体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单个项目完成后就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技能,所有的项目完成后就掌握了岗位所需全部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设计要突出目的性,实践性。
  项目设计要突出目的性,以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够用、会用为宗旨,要做到立竿见影,学以致用。另外项目的选取还要具有实践性,要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得到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在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项目设计时,项目一就是培养学生审图和资料选择、信息收集能力。包含的相关职业技能有机械制图规范、AutoCAD应用、结构工艺性分析、材料分析等。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动手进行图纸修改,图纸绘制,数据计算及资料查找,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另外也培养了学习能力,交往和合作能力,学生自主性和责任感也有所增强。  
  (三)项目的编排要循序渐进
  项目的编排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及水平进行考虑,要按照岗位一般要求及工作流程,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因此,项目的选取既要使学生有切入点能够动手又要使各章的教学项目之间有联系点,还要使其能够最终形成一个大作业,即课程设计。
  这五个项目针对数控工艺员的五个工作任务,涵盖了数控工艺员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按完成任务的一般顺序展开,循序渐进,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项目依托于具体的零件,分别完成项目,就能最终完成《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的大项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针对各个项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再结合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采用了任务单元训练法、演示法、讲述法、讨论法、仿真法、范例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课程采取学练交叉的形式,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辅助。并采用了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教学手段,突出项目的实践性。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要注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组织和引导。因此在授课前要首先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在完成项目时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围绕项目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具有了主动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再创造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法实施时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体会,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接受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更有效的去指导学生学习。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教学项目来组织教学,构建项目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真实的体验到工作环境,从而极大程度的发掘学生的潜能,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千万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项目化教学是基于数控工艺员的工作过程,因此教学实施过程应当也是一项工作的整个过程。按如下顺序进行:发放项目任务书-学生分组并进行资料准备-操作示范-小组讨论-填写相关文件-CAD/CAM-计算机仿真操作-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评价考核。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观察安排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进行统筹安排。小组成员独自探索研究完成工作任务,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每位同学要对工作任务发表见解,对其他组员完成情况要进行讨论,再由小组成员共同填写资料,整理文件,然后进行CAD/CAM及数控仿真加工。最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方案优化。小组人员共同参与最后的课设答辩,每位同学就自己所做工作进行阐述,以小组为单位成果展示。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除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可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等综合素质。在《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项目化教学实施中组件了数控加工工艺理实一体化教室,配备数控机床、技术讨论区、资料柜、刀具展览室、CAD/CAM实训室等,很好地营造生产现场真实的氛围,较好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
  四、考核与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分数往往是教师的法宝,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就会导致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从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项目化教学中,并不只是单纯看分数,看结果,更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加入了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过程考核所占比例应该不低于60%,包括有平时表现(包含有学习态度、出勤、安全文明、团结协作等)、阶段性测试、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等几项。具体配分应该结合项目具体要求而定。结果考核则主要对完成任务的质量、答辩考核、资料整理等方面进行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由个人、小组和教师共同完成,个人考核占总成绩20%,小组考核占总成绩40%,教师考核占总成绩40%。项目评价是项目化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多发掘学生优点,多用积极语言进行鼓励。
  五、小结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项目化教学,改善了以往专业课教学内容枯燥难懂、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形成所学即所用,学生乐于学习,教师成就感高的良好的局面,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同时,通过项目教学,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为他们在职场有良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作者简介:张晓光(1979-),女,山西忻州人,讲师,工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系,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 [J] . 职教论坛,2004(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