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基于网络环境下干部在线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马新科
【机构】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临夏分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按照《甘肃省贯彻<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甘肃电大临夏分校承担了2012年全州干部在线培训任务。以2012—2013两年全州干部培训方案为蓝本,第一阶段干部培训工作共分三期,培训学员14873 人。其中州直单位685人,临夏市4292人,临夏县1065人,康乐县1183人,和政县551人,广河611人,永靖县991人,东乡县1882人,积石县3610人。研究发现,在网络条件不完善、工学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省校、分校采取了有效的支持服务,激发了学员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促使了87%的学员完成了培训任务。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培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和更新日益迫切,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和人数的将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个人、单位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继续教育的类型、形式、内容等。因此,利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已很难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全面形成终身学习社会创造了条件。因此,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干部继续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培训是一种新型的培训形式,与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培训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数字化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尝试和研究,实行干部网上自主选学,突破了传统干部教育培训在时空方面的障碍,改变了过去干部培训“你讲我听”、“你督我学”的被动受教育观念,充分发挥了网络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实现了培训形式的创新;开展在线学习,整合了社会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实现了精品课件的集成,拓展了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干部学习需求;开展在线学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干部的学习、考试、管理,实现培训管理和考核方式的创新;开展干部在线学习,为干部终身学习、持续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1、提高支持服务的科学性
创建自主学习模式。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多种远程交互式教学活动,进行导学、助学、促学,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创建“双管理”模式。按照干部地域、系统组建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学习班级,每班配备联络员和班主任,联络员负责沟通协调,班主任组织学员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帮助学员进行在线学习,适时进行督促,传递报送各类教学和考核信息。
开展全方位支持服务。提供服务电话24小时交流应答、学习平台在线应答、短信和bbs论坛实时应答、管理人员实地应答的全方位立体式支持服务体系。
营造网络虚拟班级。平台还提供了许多人性化的子模块以方便学员学习。比如,提供“学习笔记”功能,让学员能够随时记录学习要点及感想,咨询答疑模块提供论坛版块,方便学员及师生之间进行讨论咨询,模拟了一个仿真和温馨的班集体环境,让学员在网上能够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觉得枯燥和孤单。
2、建立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教、学、管、考”的管理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跟踪、记录和统计干部的学习信息。通过建立QQ群,发帖、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学员关注自己的整体学习进度。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以视频课程点播为主,省、州两级投入资金,解决了在线学习平台遇到大访问量时,网络带宽、服务器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制约瓶颈。
3、增加课程资源趣味性
临夏分校精选审定了必修课20门,选修100门,涵盖创新思维、领导力提升、财经管理、国学、人文艺术等学科门类,课程资源汇集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高层领导干部的真知灼见。其中政治理论时事热点、民族宗教、政府管理、领导能力、资源环境、文化素养,科学发展观、应急管理、生活健康和文化素养类课程最受学员欢迎。
三、网络环境下开展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1、如何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技能操作问题。由于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远程教育在一些平台使用上,其缺陷暴露无遗,使得教师很难有效地控制教学效果。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以视频课程点播为主,省、州两级投入资金,解决了在线学习平台遇到大访问量时,网络带宽、服务器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制约瓶颈。
2、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灵活地提供各类教育与培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之一。要加强建立资源库,平台运行、点播系统流畅清晰。同时加强本土课程资源建设。
3、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与互通问题。针对终身学习者的学分积累、学分转移、与学分互认和学分共享困难的现实,通过建立学分银行的模式,构建各类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场所、不同办学和实体环境、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和内容、以及不同学习结果的终身学分积累,转移和互认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马新科,男,中专高级讲师。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长期担任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先后撰写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开放教育的关键》、《浅谈远程教育的基本规律》、《成人大专如何抓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适合临夏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模式》等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资助项目 编号2013-ZD-12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培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和更新日益迫切,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和人数的将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个人、单位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继续教育的类型、形式、内容等。因此,利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已很难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全面形成终身学习社会创造了条件。因此,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干部继续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培训是一种新型的培训形式,与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培训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数字化网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尝试和研究,实行干部网上自主选学,突破了传统干部教育培训在时空方面的障碍,改变了过去干部培训“你讲我听”、“你督我学”的被动受教育观念,充分发挥了网络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实现了培训形式的创新;开展在线学习,整合了社会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实现了精品课件的集成,拓展了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干部学习需求;开展在线学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干部的学习、考试、管理,实现培训管理和考核方式的创新;开展干部在线学习,为干部终身学习、持续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1、提高支持服务的科学性
创建自主学习模式。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多种远程交互式教学活动,进行导学、助学、促学,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创建“双管理”模式。按照干部地域、系统组建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学习班级,每班配备联络员和班主任,联络员负责沟通协调,班主任组织学员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帮助学员进行在线学习,适时进行督促,传递报送各类教学和考核信息。
开展全方位支持服务。提供服务电话24小时交流应答、学习平台在线应答、短信和bbs论坛实时应答、管理人员实地应答的全方位立体式支持服务体系。
营造网络虚拟班级。平台还提供了许多人性化的子模块以方便学员学习。比如,提供“学习笔记”功能,让学员能够随时记录学习要点及感想,咨询答疑模块提供论坛版块,方便学员及师生之间进行讨论咨询,模拟了一个仿真和温馨的班集体环境,让学员在网上能够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觉得枯燥和孤单。
2、建立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教、学、管、考”的管理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跟踪、记录和统计干部的学习信息。通过建立QQ群,发帖、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学员关注自己的整体学习进度。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以视频课程点播为主,省、州两级投入资金,解决了在线学习平台遇到大访问量时,网络带宽、服务器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制约瓶颈。
3、增加课程资源趣味性
临夏分校精选审定了必修课20门,选修100门,涵盖创新思维、领导力提升、财经管理、国学、人文艺术等学科门类,课程资源汇集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高层领导干部的真知灼见。其中政治理论时事热点、民族宗教、政府管理、领导能力、资源环境、文化素养,科学发展观、应急管理、生活健康和文化素养类课程最受学员欢迎。
三、网络环境下开展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1、如何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技能操作问题。由于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远程教育在一些平台使用上,其缺陷暴露无遗,使得教师很难有效地控制教学效果。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以视频课程点播为主,省、州两级投入资金,解决了在线学习平台遇到大访问量时,网络带宽、服务器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制约瓶颈。
2、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灵活地提供各类教育与培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之一。要加强建立资源库,平台运行、点播系统流畅清晰。同时加强本土课程资源建设。
3、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与互通问题。针对终身学习者的学分积累、学分转移、与学分互认和学分共享困难的现实,通过建立学分银行的模式,构建各类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场所、不同办学和实体环境、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和内容、以及不同学习结果的终身学分积累,转移和互认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马新科,男,中专高级讲师。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长期担任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先后撰写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开放教育的关键》、《浅谈远程教育的基本规律》、《成人大专如何抓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适合临夏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模式》等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资助项目 编号2013-Z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