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多元化考核方式在Java程序 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徐利谋 蒋建平

【机构】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针对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将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应用到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以就业为导向,探索综合实验、项目开发、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等开放式、多样化考核形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对计算机类其它课程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多元化;课程考核;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the paper apply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thods to Java programming course, 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explore Open, multi Style Assessment such a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project development, certificate test, competition test to improve the occupation attainment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mputer courses.
  Key words: Multiple assessment methods; Course assessment; Application
  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领域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及J2EE系统平台架构十分重要。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内容选取等方面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然而,针对Java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仍然存在问题,贴近Java开发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以技能测试为主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简单。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评价采用课堂考勤、期末考试或单一项目开发的方式,虽然增加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笔试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不能体现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无法准确反映课程教学质量[1]。
  2.考核内容片面。多数高职院校对Java程序设计的考核仍以考查数据类型、类、对象等基础知识点为主,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对知识运用能力考查较少。学生根据教师划
定的考查重点死记硬背即可获得高分,能力考查的目标无法实现[2]。学生在完成课程考核后不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无法胜任程序设计、软件维护等职业岗位。
  3.考核主体单一。在Java程序设计考核过程中,教师是课程考核的唯一主体,对学生的评价容易出现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问题,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构建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的实施
  多元化考核方式是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纳入企业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积极探索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等新型考核形式,推进课程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主体的全面改革,实现理论与实操考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结合,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结合,职业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结合的多样化、开放性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有利于合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在研究国内外课程模式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路,将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应用到Java程序设计中,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稳步提升。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内容
  课程组教师会同行业企业专家对Java程序员等岗位进行了深入调研,明确了岗位工作任务和软件开发流程。在对软件行业和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软件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Java认证标准,听取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建议,最终确定学生考试管理系统作为软件开发项目,并分解成学生信息和成绩管理界面设计、用户管理、系统通信等10个相对完整独立的Java程序设计子项目,将环境搭建、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界面设计、连接数据库、文件操作、多线程、网络通信等基础知识融入到项目开发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问题情境及实现、知识获取、知识拓展、综合实训四个环节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训练,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提高职业素养。
  与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调整相对应,课程组对课程考核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将程序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融入java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任务、项目群、竞赛准备、企业实践的完成情况重点考查学生Java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与信息技术企业深度合作,邀请华为、中兴、怡创通信等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企业岗前培训考查内容融入到java课程考核中,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考核学生职业能力,实现课程考核与企业人才资源评价的有效衔接。
  2.以能力考核为重点,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
  根据Java程序设计的课程性质,选择实验项目考核、实训项目考核、综合知识考核等多种方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
  (1)实验项目考核(50%)。将“学生考试管理系统”项目按照教学模块进行分解,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10个实验项目,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操作示范后布置操作项目。学生在完成“学生考试管理系统”各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后,教师对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实验项目考核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是过程考核的具体表现形式,对锻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实训项目考核(30%)。实训项目考核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老师设定项目界面和基本功能要求,学生从老师提供的仓库进销存管理系统、图书销售管理系统、超市商品管理系统和酒店管理系统和办公协同平台中选定一个作为实训项目。项目完成的时间为4周,学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提交作业,并进行项目的演示和简单讲解。按时完成,按要求实现项目功能,系统能正常运行,界面设置合乎要求是实训项目考核成绩的评审指标。实训项目考核是学生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用真实项目设计和开发来检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战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3)综合知识考核(20%)。在对基础技能点整合的基础上,纳入Java认证考试试题以及软件开发企业培训和面试题目,构建了10套综合知识训练试题库。试题库打破传统选择、填空、简答等对知识考查题型的限制,采用案例功能分析、代码填充、代码优化、功能实现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知识运用能力和编程理念的掌握情况。综合知识考核在专业机房进行,学生随机的抽取1套试题完成考核,教师根据题目的完成情况给定相应的分数。综合知识考核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习惯,将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融入到在阅读代码和编写代码的过程中,考核更加全面、实用。
  3. 吸收企业和社会参与,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
  Java程序设计的考核逐渐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性,重视企业和社会的评价。
  (1)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根据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在独立项目开发过程中,一般将学生分成由5个人组成的小组,以小组形式分工完成项目的开发任务,项目的评价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三部分组成。学生自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按照指标评价体系给自己打分,占项目成绩评价的30%;小组互评由小组成员根据组员的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占项目成绩评价的30%;教师评价由教师根据项目小组的功能演示、答辩和项目代码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占项目成绩评价的40%。
  (2)企业参与评价。由学生自主开发的能正常运行的项目作品全部交由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评价。兼职教师会根据项目开发经验和企业开发技术评定分数,并给出评价意见和项目调整方案。同时,课程组与企业深度合作,选择JAVA软件工程师、Java实施工程师、J2ME高级软件工程师、J2EE系统架构师、WEB工程师等岗位让学生顶岗实践,学生在企业进行全方位实战训练,学生的实习表现和技能水平由企业工程师实施。企业兼职教师和企业一线的开发人员推荐优秀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Java项目开发技能大赛或加入到教师工作室。
  (3)社会评价。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成立由具备研发能力的教师牵头的移动互联、通信工程和物联网工作室,对外承接软件开发项目。学院每年根据企业技术人员的推荐意见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到教师工作室,师生共同承担不同类型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用户通过对产品的应用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
  4.借鉴国内外考核理念,试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和随时考试新模式
  (1)以证代考。Java职业资格认证是学生Java软件设计、开发、测试、bug修改等能力的一项证明,鼓励学生参加Java认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Java职业技能的提高。学院选择业界公认的Sun公司认证的Java程序员(SCJP)和Java开发员(SCJD)两个级别的证书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对Java基础知识、编程概念以及applet开发技巧等内容系统的学习取得Sun公司颁发的国际通用Java证书。获得Sun公司Java认证的学生可免修Java程序设计课程,不用参加课程考核。
  (2)以赛代考。学院每年定期组织Java编程大赛,竞赛项目来自企业一线的需求,以项目实战激发学生学习Java兴趣。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移动的移动MM软件设计大赛、谷歌公司的Android大学生应用挑战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及教育部和工业信息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通过竞赛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很多优秀的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参加院级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以及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Java程序设计课程成绩记为优秀,不用参加课程考核。
  (3)随时申请考试。Java程序设计课程构建10套网络试题库,学生在完成综合试题并提交后,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评阅。学生在认为自己掌握了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和操作技能时,随时可以提出考核申请,教师以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即可取得课程的学习成绩,不合格者可再次申请考核,考核次数不超过三次,最终不合格者需要重修。
  三、实施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效果
  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引导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考核模式融入到课程评价中,使用企业对员工的方法考核学生,实现了学校评价和企业考核的有效对接。Java程序设计课程构建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具有促进作用,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职业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学生技能考证中成绩优异,21人获得Sun公司的Java程序员证书,16人获得Java开发员证书,32人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Java语言程序设计)证书。学院每年有超过一半的移动互联网专业学生进入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华为等知名企业承担项目开发工作,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得到广泛好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取得较大成功,教学成果显著,为计算机类其它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卢奕虹.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3):75-76
  [2]郭琳.高职校计算机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考试周刊.2012(76):
  [3]黄斌.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11):91-92
  作者简介:徐利谋(1981-),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物联网技术研究。
  蒋建平(1976-),女,湖南祁阳人,硕士,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有机化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支持项目“高职院校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30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