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研究
【作者】 李 涛 赵 云
【机构】 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食品理化检验》是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总结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方法与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较好的掌握该课程的实践技能,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基于工作过程;实验教学
食品理化检验是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
近年来,我院食品教研室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职业技能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教师从实验指导书上选定实验项目,而学生实验时也只是照葫芦画瓢式的将实验按照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一步步操作,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很好地进行独立思考,也不明白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个别懒惰的学生更是在一旁观看,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实验教学情况,我们做了一定的改革。
1.1学生参与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
以往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准备,学生到实验室后直接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这样不但加大了实验员的负担,也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一个学生的操作技能正是从清洗玻璃仪器、配制试剂等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笔者经多年的调查,有些学生毕业后从事化验的工作,往往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或者洗涤仪器,配试剂花了很长的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更有甚者对一些简单的试剂不知道该如何配制或配制错误,从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很多学生需要工作较长时间后,才能比较高效的完成化验室的各项工作。本教研室教师研讨后,确定了以下方法,即实验前告知学生实验项目及需要学生配制的试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配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每种试剂的需要量是多少以及小组成员如何分工才能快速的完成试剂的配制等等问题。经过多年的试验,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整个实验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教学效果较好。
1.2教学课程设置多样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多为每周一次或几周一次实验,每次2 ~3个学时,由于食品理化检验实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所有的实验教学都采取传统教学的方式,有些实验项目由于操作复杂、耗时长,使得学生无法完成实验的整个流程,比如食品中灰分的测定、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的含量等。为此,在实验教学的课时设置上,我们采取分次实验和整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即像酸度的测定、氨基酸的测定和物理检验法等操作不复杂、耗时不长的实验项目,我们采取分次实验的方式,而像上述灰分的测定、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的含量等实训项目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采用整周实训的方法,通过模拟工作过程的方式,这样学生能掌握这些实训项目的整个流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2.1仿真工作情景
食品理化检验是以食品为原料,按照国标或其它方法对食品中的目标物进行检测。如果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教材的步骤来进行操作,固然可以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但是在工作中由于试样以及检验规范的不同等因素,还是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困难。对此,我们采用仿真工作情景的方法,以食品企业的测定规程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讲授实验原理、仪器和试剂、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等常规教学要点,而且对如何正确填写结果记录、检验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等作具体的讲解。
2.2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教师提供试验样品,学生均以相同的样品、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操作,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抄袭其他同学实验结果的情况发生。由于食品的种类众多,而不同种类的食品,试样的预处理方式也不同。另外对试样中目标物的检测一般有多种方法,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食品作为试验样品,其次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自己查阅参考文献,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教师对每组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审核和改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完全参与实验的每一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手能力。
3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
过去我们的实验教学是局限于书本上的实验内容,学生对具体的实际生产没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与食品企业合作,通过带领学生到企业质控室或化验室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企业在检测过程中会不断更新技术与方法,因此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也促进高校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
4重视教师科研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仅仅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理论结合实践,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技能,特别是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毕业生有多半从事质检或化验之类的工作,有一部分从事的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工作。教师一般与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有的还参与企业的技术改进和科研。通过科研可以不断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掌握课程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还可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以研促教,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结束语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学生从事食品理化检验的实际操作水平上。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较好的掌握该课程的实践技能。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通过食品检验工技能鉴定,在各类食品检测技能大赛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尹凯丹,张奇志.食品理化分析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
[2] 黄国宏,钟华锋.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教育导刊,2007,1:70~71
[3] 姚宏亮,杨勇胜.“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0,28:78~79
作者简介:李涛,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硕士,讲师/教师,广东省揭阳市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基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13学年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GZD201303)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基于工作过程;实验教学
食品理化检验是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该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
近年来,我院食品教研室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职业技能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教师从实验指导书上选定实验项目,而学生实验时也只是照葫芦画瓢式的将实验按照教材所规定的步骤一步步操作,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很好地进行独立思考,也不明白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个别懒惰的学生更是在一旁观看,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实验教学情况,我们做了一定的改革。
1.1学生参与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
以往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准备,学生到实验室后直接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这样不但加大了实验员的负担,也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一个学生的操作技能正是从清洗玻璃仪器、配制试剂等基础上积累起来的。笔者经多年的调查,有些学生毕业后从事化验的工作,往往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或者洗涤仪器,配试剂花了很长的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更有甚者对一些简单的试剂不知道该如何配制或配制错误,从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很多学生需要工作较长时间后,才能比较高效的完成化验室的各项工作。本教研室教师研讨后,确定了以下方法,即实验前告知学生实验项目及需要学生配制的试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配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每种试剂的需要量是多少以及小组成员如何分工才能快速的完成试剂的配制等等问题。经过多年的试验,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整个实验流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教学效果较好。
1.2教学课程设置多样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多为每周一次或几周一次实验,每次2 ~3个学时,由于食品理化检验实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所有的实验教学都采取传统教学的方式,有些实验项目由于操作复杂、耗时长,使得学生无法完成实验的整个流程,比如食品中灰分的测定、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的含量等。为此,在实验教学的课时设置上,我们采取分次实验和整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即像酸度的测定、氨基酸的测定和物理检验法等操作不复杂、耗时不长的实验项目,我们采取分次实验的方式,而像上述灰分的测定、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含量、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的含量等实训项目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采用整周实训的方法,通过模拟工作过程的方式,这样学生能掌握这些实训项目的整个流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2.1仿真工作情景
食品理化检验是以食品为原料,按照国标或其它方法对食品中的目标物进行检测。如果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教材的步骤来进行操作,固然可以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但是在工作中由于试样以及检验规范的不同等因素,还是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困难。对此,我们采用仿真工作情景的方法,以食品企业的测定规程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讲授实验原理、仪器和试剂、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等常规教学要点,而且对如何正确填写结果记录、检验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等作具体的讲解。
2.2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教师提供试验样品,学生均以相同的样品、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操作,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抄袭其他同学实验结果的情况发生。由于食品的种类众多,而不同种类的食品,试样的预处理方式也不同。另外对试样中目标物的检测一般有多种方法,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食品作为试验样品,其次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自己查阅参考文献,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教师对每组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审核和改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完全参与实验的每一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手能力。
3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
过去我们的实验教学是局限于书本上的实验内容,学生对具体的实际生产没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与食品企业合作,通过带领学生到企业质控室或化验室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企业在检测过程中会不断更新技术与方法,因此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也促进高校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
4重视教师科研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仅仅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理论结合实践,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技能,特别是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毕业生有多半从事质检或化验之类的工作,有一部分从事的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工作。教师一般与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有的还参与企业的技术改进和科研。通过科研可以不断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掌握课程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还可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以研促教,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结束语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学生从事食品理化检验的实际操作水平上。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较好的掌握该课程的实践技能。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通过食品检验工技能鉴定,在各类食品检测技能大赛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尹凯丹,张奇志.食品理化分析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
[2] 黄国宏,钟华锋.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教育导刊,2007,1:70~71
[3] 姚宏亮,杨勇胜.“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0,28:78~79
作者简介:李涛,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硕士,讲师/教师,广东省揭阳市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基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13学年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GZD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