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作者】 张 喜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农村初中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由于课程的深入,新教材内容的丰富,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加大了难度,特别是几何推理证明题,批改起来实在是让人费力。正确对待作业和有效批改作业,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作业  有效性
  批改作业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训练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学习。因而,作业的批改情况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年以来,无论是教师自身对学生的“不放心”,还是学校对教学的管理,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而“全批全改”往往存在着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师作业批改的效率,而又能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如何批改初中数学作业在此与各位同仁交流互助。
  一、教师批改数学作业有效性现状调查
  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所谓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是指单一地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这对于学生明确答案毫无疑问是很好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却耗费了他们大量的宝贵时间,致使他们整日埋头于作业堆里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去学习教学理论,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目前,作业批改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反馈时间过长。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前一次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作业的及时批改,可以得到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知道课堂上自己哪些知识点学得比较牢固,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以便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改正和强化作业中的错误。这也就要求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对作业做出反馈。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尤其是我们初中数学老师,学生正处于高峰期,而师资配备又跟不上,多数教师身兼两个班级的教学,如果对数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时间短则一两天、多则为三四天,长的竟达一个星期。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学生缺乏一种新鲜感,因此往往教师精心批改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以后,学生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扔到一旁去了,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3.纠正措施不力。由于作业的批改周期较长,信息反馈不及时,作业返回到学生自己手中时,知识已学了几天,加上课业负担比较重,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重新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又开始做新的作业了,从而形成了知识问题的遗留,错误的继续。而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又没有办法去弥补,就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4.价值体现不充分。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应付学校检查,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抄写例题,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尽管也能使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却不能让学生全面地去巩固所学。有的教师因教学任务的繁重,在作业批改中只批一个简单的“阅”或“查”字,学生们拿到作业以后,学习热情大减。在下次作业中干脆以抄袭应付了事,这样就使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二、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作业批改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业批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反之,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改主体多元化。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学生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师生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有学生自我批改法,随堂批改作业法,小组批改作业,师生共批作业,鼓励式批改,协商式批改,延缓式批改和面批式批改等。
  2.批改视角多维度。现行的作业题目比较具有开放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多种思路,应该承认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这一点对鼓励一般学生尤其重要。教师要在鼓励、比较和引导中让学生接受最佳解题方案,以煅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3.批改尺度纵向性。常见作业的批改,教师总喜欢以横向的纬度来评判学生:这一次,全班同学谁的作业正确,谁解法巧……然后在横向比较中打出等第,拉开档次。这就缺少了一种来自于学生自身纵向比较的批改策略,忽视了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过程。
  4.批改范围有选择。长期以来,描绘教师的敬业精神常常用批改作业来形容,好像作业批改种类越多越敬业,批改越细致越负责,其实正确做法应该是精批和略批两种。
  5.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评价方式。每个教学班都能分出优、中、差三类学生,以此为依据确定三类评价方式(教师不将三类学生公布于众,只是内部掌握)。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教师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给予不同的评语。这有利于鼓励优生,鞭策中等生,包容差生。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关系着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关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郭建民.关于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2.03.
  [2] 刘振洲.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尝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