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作者】 苟晓慧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板桥乡上马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课堂。不只在各级各类优质课、数学能手的参评中,就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的优点,能创设形象的教学环境,较好地辅助数学教学,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产生学习动力的关键。人常说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教师应该是课堂的“旁观者”。但这个“旁观者”要在课下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自然流露。
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并配乐播放,孩子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课件演示是这样的:卡通的数字6和4戴着可爱的小圆帽一起在草地上玩,并且组成了算式:6+4=( ),这时画外音响起“小朋友们,你会填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之后,4有事情跑掉了,出现了算式:6+( )=1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6面小旗后面划一横线,问题:再画几面就是10面了?算式6+( )=10,学生一下就领会了:再画上4面就可以了。电脑出示第7面小红旗,学生自然的在括号里填上了3。学生掌握得轻松自然,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求知劲头更足了。学生求知的整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发展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制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知识不知不觉也被掌握了,创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摸一摸实物,大体感知物体的形状,但若想让学生画出实物图形是有困难的,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如在学习长方体的知识点时:首先出示实物图“牙膏盒”,引导学生说出是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对的两条边、相对的面,连续闪烁,并伴有声响。再让学生说特征,学生的创新再次得到激发,猜测出长方体的框架。最后,从牙膏盒抽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学生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形式,使学生掌握物体发展变化的规律
例如教学“认识平行线”这一课时,教学中如何画平行线是本节课一个重要内容。以往总是采用教师画,学生看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不高,再有.画图时教师的身体会遮挡部分学生的视线,不利于教学。但是,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效果会大不样;学生认识了平行线的特点(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可以利用电脑演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演示前,教师提出“注意观察画平行线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电脑演示步骤,最后总结出“一靠、二移、三画”的方法。由于是电脑来画,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然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平行,进一步明确画平行线的步骤,渗透平行线的形成。最后让学生独立画平行线。
四、利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势在于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生动的动态物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逐层剥离,使学生突破掌握。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重难点要求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物体,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如果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向学生描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解决了这一难题。首先我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组物体加以组合,又通过“割朴”把不同方向看到的这一组物体的形状和原物体组合。再通过设计“路径”,让他们飘向不同的方向。经过处理,课件演示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点击鼠标,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从原物体上飘下来,学生对不同方向图形的形状一目了然。
五、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把练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动动脑筋把练习题设计的有情趣。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第1题:课件展示,在“啄木鸟诊所”里啄术鸟身穿白大褂坐在桌旁,画外音介绍:一天,“啄木鸟诊所”里来了几位病号(出示四棵大树,每棵大树上都写着一道有错误的除法算式)啄木鸟医生很快就帮它们治好了病,你知道啄木鸟医生是怎样治病的吗?问题一出,学生很积极的改正了错题,巩固了知识。第2题课件出示:“帮小动物找家”,小狗、小猫、小鸡画面的身上备有一道除法算式,不远处的小房子上各标着相应的答案,播音:谁帮我们找到家呀?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练习是巩固知识点,提升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活动。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枯燥的数学计算变的生动灵活。
因此,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省力,并更加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产生学习动力的关键。人常说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教师应该是课堂的“旁观者”。但这个“旁观者”要在课下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自然流露。
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并配乐播放,孩子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课件演示是这样的:卡通的数字6和4戴着可爱的小圆帽一起在草地上玩,并且组成了算式:6+4=( ),这时画外音响起“小朋友们,你会填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之后,4有事情跑掉了,出现了算式:6+( )=1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6面小旗后面划一横线,问题:再画几面就是10面了?算式6+( )=10,学生一下就领会了:再画上4面就可以了。电脑出示第7面小红旗,学生自然的在括号里填上了3。学生掌握得轻松自然,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求知劲头更足了。学生求知的整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发展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制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知识不知不觉也被掌握了,创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摸一摸实物,大体感知物体的形状,但若想让学生画出实物图形是有困难的,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如在学习长方体的知识点时:首先出示实物图“牙膏盒”,引导学生说出是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相对的两条边、相对的面,连续闪烁,并伴有声响。再让学生说特征,学生的创新再次得到激发,猜测出长方体的框架。最后,从牙膏盒抽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学生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形式,使学生掌握物体发展变化的规律
例如教学“认识平行线”这一课时,教学中如何画平行线是本节课一个重要内容。以往总是采用教师画,学生看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不高,再有.画图时教师的身体会遮挡部分学生的视线,不利于教学。但是,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效果会大不样;学生认识了平行线的特点(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可以利用电脑演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演示前,教师提出“注意观察画平行线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电脑演示步骤,最后总结出“一靠、二移、三画”的方法。由于是电脑来画,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然后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平行,进一步明确画平行线的步骤,渗透平行线的形成。最后让学生独立画平行线。
四、利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势在于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生动的动态物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逐层剥离,使学生突破掌握。
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重难点要求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物体,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如果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向学生描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解决了这一难题。首先我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组物体加以组合,又通过“割朴”把不同方向看到的这一组物体的形状和原物体组合。再通过设计“路径”,让他们飘向不同的方向。经过处理,课件演示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点击鼠标,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从原物体上飘下来,学生对不同方向图形的形状一目了然。
五、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把练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动动脑筋把练习题设计的有情趣。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第1题:课件展示,在“啄木鸟诊所”里啄术鸟身穿白大褂坐在桌旁,画外音介绍:一天,“啄木鸟诊所”里来了几位病号(出示四棵大树,每棵大树上都写着一道有错误的除法算式)啄木鸟医生很快就帮它们治好了病,你知道啄木鸟医生是怎样治病的吗?问题一出,学生很积极的改正了错题,巩固了知识。第2题课件出示:“帮小动物找家”,小狗、小猫、小鸡画面的身上备有一道除法算式,不远处的小房子上各标着相应的答案,播音:谁帮我们找到家呀?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练习是巩固知识点,提升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活动。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枯燥的数学计算变的生动灵活。
因此,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省力,并更加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