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剪纸艺术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之我见

【作者】 马新滨

【机构】 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可见,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剪纸教学艺术植入语文教学,来此更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是值得我们探讨、思索的课题。
  关键词:剪纸 语文 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担当起真正育人的教育。从当前的基础教育分析,语文学科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仅依靠学科本身的内涵,不借助他山之石,很难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我校在实施《民间剪纸与小学语文学习有效渗透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把剪纸的艺术引入语文教学, 学生通过思维创作、剪刻、勾画、贴图写作等学习方式,培养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剪纸会激发孩子们的审美情感。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带有浓厚的欢乐和吉祥色彩,更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一幅剪纸作品,作者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融注自己某种美好的情感。为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我们经常组织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观看美丽的校园、丰收的田野,欣赏美丽的蒲湖美景,去登攀壮丽的黄河楼……去探寻滨州的方方面面,去寻觅生活中的人和事,那种无忧无虑、自娱自乐、神仙般的学习生活,是课标所赋予的,仅依赖教材是无法完成的。语文教学与剪纸艺术的有机渗透,弥补了育人的不足之处。孩子们萌动的情感,激发了活跃的思维。经过无数次的情感交流,学生便具备了基本的审美情感。孩子们把这种情感带入语文教学中,那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跃然头脑中,这时我们是无法阻碍孩子们的审美情趣的,这无疑是“达芬奇”再现。
  二、剪纸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剪纸作品是学生根 据观察、理解、想像组合而创作的,有过创作成功的愉悦感,因此,将剪纸运用于教学中,学生会更乐学、好学,会学得更好。剪纸以其强烈夸张大胆的构图、生动的造型及其随心所欲的造型这些都极易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因此,我在教学剪纸艺术特点、剪纸艺术的分类、剪纸艺术的技法和剪纸艺术的应用时候,巧妙地把学生思维吸引到五彩缤纷的剪纸艺术殿堂,使之激起学生对剪纸浓厚的兴趣。剪纸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且富有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作为直观教具,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背诵语文精彩片段,容易把学生带入意境,引入某种特定的语境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 
  学生的剪纸作品童趣盎然,是练笔的好材料。在作文教学中,可依据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围绕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将清新活泼的剪纸艺术与作文教学巧妙结合,以艺术的感染力诱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合理丰富的想像,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剪与写的兴趣。大体可以分为三步:明确图意——巧妙构思,合理想像——斟词酌句,反复修改——写法迁移。每一副剪纸作品,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里蕴含的人间真情、和谐社会、美丽人性,都是写作的素材。孩子们经过这样的锤炼,脑子里有写作的素材,必定不再为不知道写什么而发愁了?久而久之,自然愿意写文章了,写作兴趣这个难题就解决了。
  三、剪纸能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小学生不能只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能力。只有形成一定的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才有助于掌握相关知识,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剪纸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周围事物进行实地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确定创作素材,勾勒剪纸画稿,这是智力技能的训练;然后再依据画稿动手剪刻。在剪刻的过程中,刀法或细腻流畅,或粗犷豪放,这是操作技能训练。在我们的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需要孩子们动手操作,来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训练不正是最恰当不过了吗?
  四、剪纸能激发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  
  经过学生的精心设计、巧手剪刻一张张漂亮的剪纸出来了,但桌上、地上尽是剪纸废屑影响了环境的美观。因此我常教育学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剪下来的纸屑最好放在桌子上,过后收集、打扫干净;注重细节的培养,让他们珍惜父母的劳动,勤俭节约,还通过进行边角料的再利用比赛,看谁浪费最少。并且在剪纸练习中经常提醒学生不能乱动剪子,更不能拿着剪子打闹,在剪纸时,同学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不但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更要注重同学的安全。
  总之,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我们学校把剪纸艺术植入语文教学,学生不但了解了祖国传统艺术--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起到了传承祖国传统艺术的作用,而且学生在剪纸活动还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美感、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语文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注:此文章用于“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