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作者】 闫丽萍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沭河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而必须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教学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才能在不断强化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提出,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在注重生物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环境教育的渗透,只有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才能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使其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积极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这是必要性之一。必要性之二就在于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因而作为生物教师同样应负起神圣的职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环保中来,才能更好地促进环保成效提升的同时将生物教学质量有效的提升。必要性之三就在于新课改之后的生物教材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其内容与设计环境教育的内容就达到四十多个知识点,因而生物教学的开展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必要性之四就在于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及其学习方法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态度的学科,在引导学生探秘神奇大自然奥秘的基础上担负着环境教育的职能。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都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
  2.关于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浅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而这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具体来说,主要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2.1以环保内容挖掘为契机渗透环境教育于课堂
  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大量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但这些内容相对零散,要想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确保环境教育渗透的适时适量适度,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归纳、整理、延伸、拓展,采取一定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达到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以生物的多样性为例,举出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实例,使其意识到生物多样被破坏的现状,并通过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将目前我国两百多种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400多种野生动物和4600多种植物,以及荒漠化面积高达153万平方公里和13.92的森林覆盖率等知识点展示出来,使其目前我国环境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意识到加强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确保环境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点,切忌牵强附会,同时还应控制渗透的程度和比重,而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的多学科教育,因而不能讲生物教学上成环境专业课。
  2.2以教学理念转变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在注重传授环保知识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观和情感观,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多边互动和讨论,使其内化环保意识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一章节教学时,就应采取探究性的启发教学,使其在体验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并结合学校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和教学内容,以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学生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以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课堂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同时,还能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渗透。使其在课外活动中巩固和应用在生物课堂中所学的环保知识,在课外活动中主动积极地的参与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来,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外活动变得丰富起来。例如在与环保相关的节日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宣教活动,例如在每年的6月5日组组学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环保知识的宣教,使其感受到环保工作的成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再如在每年的3月12日,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种树,在种树的同时分析本地已经灭绝的树种、动植物等生物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互补,同时使其意识到环境教育与生物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紧密相连的。
  2.4致力于多元化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全社会树立人人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环保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而作为肩负中国未来建设的中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环境教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进修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意识到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环保内容挖掘为契机渗透环境教育于课堂,以教学理念转变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致力于多元化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全面提高环境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秀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2:106-107.
  [2]刘倩.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3.
  [3]杨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