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活动课初探

【作者】 介丽娜

【机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以活动和情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多层次、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中学;学中做;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以活动和情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小学英语活动课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真实而有效的英语文化和语言环境,采用丰富的形式,例如:听、说、做、唱、玩、演,以活动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最终达到最大化发挥其综合才能的语言教学和运用活动。“活”是指把文字活化为话语,把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把教学过程活化为交际;“动”是指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动,认知结构的动,人的主体意识的动。让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一、激发好奇心,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开展活动课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 Listen and do”的游戏形式,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发出“Water the flowers,Empty the trash”等的指令下,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回答 :“Yes I’m helpful.I can water the flowers. I can empty the trash.”比试哪个小组反应快,输了的学生上台表演打扫卫生的动作。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形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品质。
  例如,在教学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配上生动、形象的动作:“Look!Here is a lazy rabbit。”然后,教师比出小兔子耳朵的动作,伸一个懒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向学生讲解“lazy”的危害,教育学生做人要勤奋。英语教师通过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可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学《I am angry》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前半部分组织学生表演出自己生气时候的行为动作。而在后半节课,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气时表现出的随意摔东西、打人、骂人、踢垃圾桶等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让学生知道负面情绪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向学生传授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创设活动场景,延伸课堂教学
  创设有利于口语交流的活动场景,延伸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场景,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实用的场景,让学生多接触不同场景之下,口语交流的方式。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 Grapes are sour.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
  又如在学了 doctor ,teacher, nurse, policeman, driver等Jobs后,我制作了一个调查表:What do you want to be? 分发给每一个学生, 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调查学生们心目中的理想职业,这种调查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走向社会进行。要求把调查的结果告诉同学们。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培养学生交流的兴趣。
  在班级内可适当开展朗读、背书比赛、或者简单的演讲比赛。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预感。通过简单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
  (四年级)中的We want to be Supermen和Can I play with you。房欣老师对We want to be Supermen绘本进行了灵活地改编,在降低语言表达难度的同时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使之符合四年级学生词汇量较小的学情和爱玩爱演的心理特点。她鼓励学生在表演时大胆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绘本的理解、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点。孩子们在充满戏剧色彩的课堂中意犹未尽,好不热闹!
  如:当学了Fruit以后,就要有一个go and buy some fruit的综合表演,我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创办水果超市,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水果,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也是很细致到家。还不时听到组员提醒着“营业员”和“顾客”要使用专业用语,我也被感动了,加入其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孩子们语感的生成。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还能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对话中,对话内容丰富多彩。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意识,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成功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看图说话、手抄报,英语角、英语园地、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实践性强,学习资源、实践机会、创新思维无处不在。如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包装盒子或包装袋,找找生活中的英语,学生通过努力会找到:Coke, milk, nice,dog, notebook,pen …… 另外还可以在校园里开辟一些英语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进行交流,咨询,交友等等。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丰富他们的英语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跨文化意识。
  总之,平等、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下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小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4,2(210):91.
  [2]陈美惠.浅谈对小学英语人文性的思考与践行[J].基础教学研究,2014(9):30-31.
  [3]吴碧练.2010.小学英语活动课的探索与尝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
  [4]教育部.2008.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