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用心管理班级,用爱教育学生
【作者】 郑增强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从教二十多年而且大部分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经历了很多,也有了诸多收获。我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近学生,研究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不断成长。现在,很多人慨叹孩子难管、难教,这当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更是彰显了一种责任和挑战。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心去管理班级,用爱去教育学生。
一、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就努力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做自己温馨的家,人人爱着她,时时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从而促进班级的进步和发展。我一般从下三个方面着手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第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班主任应该让学生知道:老师们是这个班级群体的领头雁,绝不会置身事外。作为班主任,更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他们的榜样。
第二、努力做到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优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纵容迁就,该严肃处理就要严肃处理。而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容易犯错误,因而在处理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心平气和地去说服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第三、协调各科平衡,让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不能让学生重大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只有各科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才能营造一个奋发向上,学风浓厚的优秀班集体。
二、注重细节管理,为每个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平台。
第一、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班级管理。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如何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的集体呢?我的做法是:让全体同学都来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既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成为班集体中的普遍一员,与全体学生融为一体,同喜怒,共荣辱。
第二、争取家长支持,家校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快捷的电子通讯平台,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支持班级工作,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三、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适合社会快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创新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这一目标。班级采取的一切措施、条件都要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及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第二、积极创设创新氛围。创新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竞争性教育,更要注重合作性教育,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第三、提倡学生的质疑。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造的开始。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逐步朝着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前进。
四、宽严相济,达到教育最高境界。
第一、严的教育。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具体说来对学生的严格要做到严而垂范、严而有理、严而透情。
第二、爱的教育。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但爱不是溺爱,要具体做到爱而不宠、爱不失衡及爱要可感。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充满内涵的技巧性工作。班主任工作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要真正用“心”来管理班级,本着“用心来管理,用爱来教育”,就会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带出一个个好的班级。
一、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就努力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做自己温馨的家,人人爱着她,时时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从而促进班级的进步和发展。我一般从下三个方面着手去营造良好的班风:
第一、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班主任应该让学生知道:老师们是这个班级群体的领头雁,绝不会置身事外。作为班主任,更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他们的榜样。
第二、努力做到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管理过程中,如果优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纵容迁就,该严肃处理就要严肃处理。而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容易犯错误,因而在处理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心平气和地去说服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第三、协调各科平衡,让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不能让学生重大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只有各科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才能营造一个奋发向上,学风浓厚的优秀班集体。
二、注重细节管理,为每个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平台。
第一、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班级管理。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如何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的集体呢?我的做法是:让全体同学都来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既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成为班集体中的普遍一员,与全体学生融为一体,同喜怒,共荣辱。
第二、争取家长支持,家校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快捷的电子通讯平台,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来,支持班级工作,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三、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适合社会快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创新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教育而言,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创新。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学过程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这一目标。班级采取的一切措施、条件都要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及全程参与,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
第二、积极创设创新氛围。创新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竞争性教育,更要注重合作性教育,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处理问题,善于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追求创新的“临界”状态。
第三、提倡学生的质疑。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造的开始。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逐步朝着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前进。
四、宽严相济,达到教育最高境界。
第一、严的教育。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具体说来对学生的严格要做到严而垂范、严而有理、严而透情。
第二、爱的教育。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但爱不是溺爱,要具体做到爱而不宠、爱不失衡及爱要可感。
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充满内涵的技巧性工作。班主任工作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要真正用“心”来管理班级,本着“用心来管理,用爱来教育”,就会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带出一个个好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