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 王艳丽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是进行单篇教学,它讲究课文单篇教学的完整性,要求教师对相对独立的单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单篇教学不易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也较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单元整体教学顺应了讲究效率的时代潮流,较之传统的单篇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单元整体教学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意义深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效果 能力提升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迅速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且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的语文课教学就是学完一课再学一课,被评价为“耗时多,效率低”,在新课改形势下,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要想激活语文课堂,原有的教学形式需要有所改变和创新。现今的初中语文教材,仍然是按照知识体系和文章体裁进行编排的,目的是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引导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新一轮的课改形势下我们老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文的整体设计,单元主题教学做到事半功倍。在单元教学中,我进行了以协同论指导目标教学即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尝试。概括地说,就是从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出发,确立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认真考虑为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系统共同变化发展的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出发,认真地备好课,做到微观和宏观的协同。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也是把单元教学中的目标教学落到实处的前提。备课,我先着眼于微观,既对每学期所教的一册课文以及单元知识、作文、听说训练逐一加以浏览,又对一个单元的每篇课文反复钻研,了解学习重点,把握主攻方向,然后着眼于宏观,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位,参照单元前面的《单元教材支配表》等材料,确定这一单元的目标,进而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案、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作通盘考虑,进行一个单元目标教学的设计,以体现从扶到放,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以知识为起点到以能力为终结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发挥能动性,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从学以致用的观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审视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必要的调整。这样,备课有整体性,目标有明确性,有利于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做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协同。
  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抓住了大纲,自然纲举目张;课堂教学目标又应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抓住了课本,自然本固枝荣,尽管教材只是个例子。每个单元前的教学要求,则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目标。课文前提示的“学习重点”,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以及单元课文后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更细更实的学习目标,是实施重点学习目标的扩充和延伸。这些既定的目标,为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提供了量化依据,必须看得清抓得住,并据此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三、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设计好课堂结构,做到“主体、主导、主线”的协同。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环节或施教步骤,一般课堂结构,有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样的四个环节。
 而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环节和结构的安排,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能动性、阶段性、层次性、方向性和创造性。很难想象用那种单一的不变的课型模式能完成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任务。在优化课堂结构时,要根据目标,统筹考虑“教与学”、“讲与练”、“读与写”等方面,关键在于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进而深化为一系列抽象思维,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益的信息传递。
  四、以协同论指导单元整体目标教学,要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地位出发,优化单元教学形式,做到听、说、读、写的协同。
  由于从事单元整体目标教学的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有教师讲读带动学生自读的“教带”式,有“一次多篇”式,有“以练代讲”式,有“短文开路”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在教学中注意多加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单元整体目标教学中的这些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谓教无定法,而又教学有法,重要的是贵在得法。方式方法对了头,则事半而功倍;方式方法不对头,则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事与愿违。
  五、提炼主题内容从课程内容上看,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整体性非常鲜明,学习目标更明确。
  所涉及的篇目可能同时有中外文章,也会古今同存。在一个单元内,学生会接触到多种文体及不同时期的作品,可大大拓宽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元整体教学,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用性。文章内容丰富,适合使用不同板块来组织教学,能够充分考虑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阶梯式学习需求。把一个单元有共性的文章,看作一个捆绑在一起的整体,教学时采用整体式教学,即把语文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训练目的来选择决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单元整体教学,可进一步提炼主题内容、连贯知识结构、巩固教学效果,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帅敏.单元整体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05
  [2]孙建军.对当前几种语文教学法的剖析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