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作者】 邓友云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策略 生活实践 双边
互动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灵活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口语交际训练能够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对人的“口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然而,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口语交际的范围较狭小,外出旅游、学习以及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农村小学中年段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我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新型的师生观,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 
  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和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是新理念实现的前提。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所处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大多生性胆小,性格比较内向,不愿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不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与别人合作交流,加之当前这些学生未曾经过新课程的洗礼,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尚不熟悉。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低起点、小梯度,从扫除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做起。课前说话,鼓励交际。这种方式起初可以学生平日的见闻感受为主要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来自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还能促使学生自觉扩大阅读面,留心观察生活。 
  二、课堂激趣,让学生“要说”。 
  1、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他们口语交际训练要从简单语言交流着手,如谈话、讲故事等形式,逐渐使学生消除胆怯心理,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疑虑,使学生自觉地畅谈想法,交流体会,不再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说的不好会“怎么样”,变“我不说”为“我要说”,这是做好口语指导的关键。
  2、挖掘教材,想象说话。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利用课文插图,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设计想象方面的练习。如:根据课文的情节,让儿童表演、观察、即兴说话;针对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根据所学课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等等。这种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是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教材。我利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自由无拘束地参与。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交际实践中,养成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生活中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1、捕捉生活现象,提供说话机会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从中练习说话;把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和他们吹泡泡、捏橡皮泥;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话转述给家长,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等等。除了知识、技能训练外,还要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的品质、思维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
  2、抓住活动机会,进行口语训练学校、班级(下转第83页)(上接67页)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机会也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围绕“该不该看动画片”、“课间追跑的危害”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学当小医生、学招待客人等社会模拟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只要教师能做有心人,那么,处处都能指点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校时间至少有6小时,在这段时间,学生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这就是进行交际的契机。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选谁?为什么选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口语交际,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让学生出谋划策之间,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隐身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此时的我们最好的扮演角色就是——倾听者、引导者,抓住每次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
  四、课堂的双边互动,教给交际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它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和应对,只有通过双方互动的方式才能进行。师生之间除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会构成交际关系。“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达到此目标,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告诉学生“听什么”“为什么要听”“怎样听”,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才能逐步理解对方说话的要义。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表达”,要训练学生如何把要讲的话表达清楚,如何迅速地打动听者,如何让听者迅速把握要义。 
  五、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了了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序进行。
  l、定优秀,感受成功。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鼓励落后,树立信心。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蒽。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目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一方面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课堂。另一方面口语教学面临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为社会培养一批批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于一身的健康个性而努力工作,带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感,主动去耕耘这块教学园地,让学生的创造力散发出耀眼的个性魅力,开放出绚丽多彩的智慧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