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法

【作者】 朱彦军

【机构】 临洮县洮阳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教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一、研究的任务
  任务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教师教学素养方面;二是学生学习能力方面; 
  1.教师方面: 
  (1)有利于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如何根据课堂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力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挖掘深藏在教材中的有价值的问题。对于教材中隐藏着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也往往是教材重、难点之所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也是一堂课问题式课堂成败的关键之一。
  (3)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对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往往会牵出另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
  (4)促使教师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如何把学生质疑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归纳和梳理,致使学生质疑与后续教学缺乏内在联系,因此,质疑归质疑,课还是按照原定的程序一路上下来。学生常常感觉到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急待我们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层面: 
  (1)解决学生“被迫”质疑的问题。有些学生对教材还没有基本把握,还没有形成质疑的心理准备和意向,迫于教师的外在要求,不得不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2)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学生质疑总是停留在表面上,回归不到教材的重难点上。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质疑,不知道从何疑起?怎样质疑? 
  (3)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应该如何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学生通过合作质疑、释疑,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在学生的合作质疑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合作释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本人的特点和爱好,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问题和方向,这样就会更有效率,使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成就感。
  (5)问题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它还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课题的另一个任务在于推广和普及问题式学习法,使学生能够尝试,接触,最终接受和灵活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加适应初中新课标要求。
  (6)学生逐渐掌握和与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学习方法后,会渐渐内化、运用到其他方法中。帮助他们使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学习,会增强他们全面的学习能力。
  二、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读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创设提问非常关键,一般要体现两个原则:
  (1)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教学重点提问,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掌握了。
  (2)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览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显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学生不能独立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地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学。问题式教学法创设疑问在先使学生能够在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用铅笔对重点内容"标记",对不理解的内容"打问号",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总结收尾
  这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绝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三、实施问题式教学对所提问题的要求
  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发问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预设的还是即兴生成的,都要有针对性,都应有联系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
  四、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意义
  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掌握如何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