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新课堂因展示而精彩

【作者】 邱旭辉

【机构】 山东省莱州市土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展示是新旧课堂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使展示环节发动引擎、传递能量,我作如下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展示或课堂展示的价值所在。
  众所周知,“学生学会”是一堂课最直接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带着兴趣,伴着动机,学生会更大效率地利用学习时间,会更容易更直接地达到目的。兴趣来自哪里,课堂展示会激发他们的原动力。动机是什么,展示中有效的评价和无言的竞争就是激发学习的良好动机。因为展示,他们有目的有针对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为展示,他们对知识不能浮光掠影,要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而经过展示,他们对知识达到了再巩固又提升的效果;经过展示,他们将自身潜在的能力进行了充分挖掘,如展现自我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如此,有了课堂展示的成功体验,他们会对学习更感兴趣,会对自已更有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教师而言,课堂展示便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展示中生成的问题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当然处理不当,亦有费时耗力之嫌。所以就要对展示环节作精雕细刻之功,使其在课堂中恰如其分,与他者相得益彰。
  二、怎样有效地组织展示环节
  一是任务的合理分配。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不等,展示任务的分配也得因事而异,因人而异,体现出层次性。
  1.在新知学习中,重要知识点安排给一二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展示。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一展示,给全班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清晰的印象,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当然要更多地关注三四号学生,安排给他们抬抬脚就能够到的问题,尽可能让他们拥有较多的展示机会。
  2.在展示新知的应用,检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时,无论是口头展示,还是书面展示,此时可指定中下层的学生,它的示范性要求不高,同时也想通过这些展示来把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情况,所以不怕出错,有错误出现,正好可以作为反例,教师加以点评和追问,以引起全班同学注意,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
  3.在对具有一定难度,有挑战性的题目展示时,可不指定学生和小组,而由学生自由发言。自由发言可以使一些有独立见解的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形成一题多解,一个问题多个视角解答,有利于开拓思维,引发共鸣,生成新的能力。
  4.不同题型的展示可以安排若干个小组,注意控制单个组的展示机率,尽量让每个组都享有同等的机会。
  5.多个具体展示之间的衔接要紧锣密鼓。展示个体要按升序,或降序依次进行(所有组、偶数组、奇数组),不必挨个点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展示的准备还是展示过程都要有时间的限制,不能随意而为。要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调动起学生紧张的细胞,让思维充分活跃起来。
  6.非展示学生亦有任务,要做具体的安排。可以是纠错、质疑或复述等。否则,就成了上佳的表演而非精彩的互学。原则是:杜绝随便地听听或看看,有目的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二是技巧的适当培训。
  除了做好一些如“规范用语、姿态、板面设置“等常规训练外,有时也不妨给学生写写“剧本”发给负责展示的小组,“剧本”就是老师对展示任务讲解思路的点拨,从而为学生的展示助力,大大提高课堂的展示效果,让学生的展示从“简单的叙述作法”升华到“解题思路的点拨”,再到“规律、方法的归纳总结”。这样,从模仿到生成,展示能力会得到快速提高,新课堂的课堂效率也就有了保证。
  三是评价的恰当设置。
  为了增强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展示质量,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评价方式。第一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如准备展示时,“我们将拭目以待,哪个组是真正的NO.1?”“展示的二号同学,我们将评出一位展示之星”第二加分要注重策略。如:“全员参于额外加分;主动参于额外加分;全组四人都对的双倍加分;三人都对的额外加分”;“板书最佳的奖分”;“对别人的展示能提出自已的见解及问题的奖分。”除了赋以分数外,我们的课堂评价还要充分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关爱,从而赋予评价以“生命力”,为分数的评价保驾护航。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及时的肯定,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评价更富“人文关怀”,人情味更浓,效果会更好。
  另外,可以让学生来评价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每个同学也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评价。认真的听,才有发言权,可谓“一石二鸟”。
  四是教师的巧妙定位。
  1.距离定位:学生展示时,教师与展示学生的空间距离应是最远的。这样才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2.性情定位: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要耐住性子,等待学生展示完毕,等待其他学生的质疑,等待他们的争辩,该出手时再出手。
  3.角色定位:在学生展示中,教师应是个多面手。首先教师是一个有经验的导演,定好内容,作明要求;其次教师是一个有心的观众,会倾听,会观察,会分辨;同时教师还是一个高明的琴师,弦调得好,能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还能拨动听众学生的心弦;除此教师还是一名优秀的侦察员,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捕捉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心理反应和学习状态;最终教师还是一名教师,能用最到位的语言,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一语中的。
  总而言之,精心演绎展示环节,让课堂因展示而精彩,我们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