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作者】 董淑阁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生经过一轮复习,知识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进步,但在高考的必考点与常考点以及规范程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仍然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如:基础知识不牢、步骤不规范、审题不细、计算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每块知识都存在,甚至在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像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也经常出错,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不牢,基本公式、定理的应用上,如:(1)三角函数图像变换中的伸缩和平移问题,在于学生把握不住一切的变换本质是对自变量“x”而言的。(2)在化一角一函数的过程中出错,虽然难度不大,但一部分学生经常犯错。错误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利用升降幂公式;二是最后一步利用公式化一角一函数,化成正弦和余弦的符号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易出错的地方。
  其实造成上面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普遍“轻定义公式性质,轻探究生成过程”,老师放手把基本定义,性质、公式等放手学生课后自行解决,课堂重点练方法,练题型,练规律。上述三角函数部分出现的问题归根揭底是公式掌握不过关,变形合并基本功不到位等,生搬硬套不理解的结果。
  针对上述类似问题,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处理好几个关系。
  1、集备与个备的关系。在一轮复习过程中,集体备课的效能很难在一轮结束后的大型考试中反映出来,但是,对于二轮复习,如果不能有效地组织集体备课,它造成的学生成绩和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是巨大的。二轮复习过程中集备要提前计划安排,备课组中的每一位教师心中有数、提前准备,切实把“备内容、备题目、备教法、备学生、备落实”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
  2、备课与批改的关系。由于一轮复习内容的基础性,复习特点属回顾性,因此,教师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备课的难度不大,花在备课上的时间不多,数学教师们在作业的批改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二轮复习对教师备课的要求高,既要求教师研究总结近几年大量的高考试题,又要求教师分析主干知识以及高考热点等,还要求教师组编综合性更强、新颖性更突出的训练题组。因此,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要转移工作重心,把时间和精力要向备课方面倾斜,更新批改方式,尤其有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二轮复习的效率。
  3、讲解与训练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运算能力不强,已经在前几次统考中得到了证明,这也是每次大型考试之后老师们普遍总结的制约成绩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务必在二轮复习过程中给予足够重视。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必须很好地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第二轮复习的“讲”主要是剖析知识结构,挖掘内在联系,讲解题规律、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要把握好“讲”的“度”,落实好“三讲、三不讲”;点评必须把握好时机,一是不能代替学生读题审题,二是学生碰壁之前不要点评,三是例题分析解答完成后必须再点评。
  4、基础与能力的关系。高考重视对“三基”的考查、重视对通性通法的考查这一主旋律始终不会改变,二轮复习不能一味地追求综合、追求难题,老师们必须自己明确同时让学生明确三个“所有”:一是所有的高考题都是书本知识点和例题、练习题的再现、综合、翻新和改造;二是所有的高考题都是小题和由小题组合而成,有的大题一分解比小题还小;三是所有的高考题都能从以往的高考题中找到原题或原型。另外,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绝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式记忆和定理的记忆上,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深入挖掘基础知识的内涵、外延以及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将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放大”。
  5、讲解与落实的关系。一轮复习问题中教师包办过多,讲的过多,学生参与少。要处理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才会做到讲评时有的放矢。有了这个基础,备课过程中还需做到“六”问:①、哪些需要讲?怎么讲?为什么?②、设计了哪几个问题?怎么问?设计的难度合适吗?③、哪个地方让学生练?怎么练?采用什么题型?④、哪些知识让学生悟?悟多长时间?⑤、哪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讨论?多长时间?之后怎样处理?⑥、哪个地方用课件?为什么用?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不会就题讲题、从头讲到尾,学生就可以主动多参与,提高学生互相学习的效果,每节课之后问一下学生有效参与了多少,收获了多少。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轮复习作为高三复习的一个阶段,复习方法和思路是最难把握的,因为二轮复习不像一轮复习那样细,也不像三轮复习那样简单的综合考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共同努力,去精雕细琢二轮复习方法,如果说一轮复习是一个量的积累,那么二轮复习就是一个发生质变的过程。所以,这二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