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作者】 马晓静
【机构】 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此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应当采用适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等。基于此,应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本文将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基于此,应当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学习知识,如此学生在彼此的帮助下可以准确的掌握语文知识,提供学生知识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确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当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即“三步骤六环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用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三步骤六环节”教学模式中,教学三步骤的设置是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其中自主学习,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先自行预习语文课文;而交流讨论,则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提出几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每个小组成员针对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而巩固训练,则是在小组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答案,概括知识点,并提出相关问题,让每个小组进行问题解答,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点的目的[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三步骤六环节”教学模式中,实施六环节是:创设情境环节、设置目标环节、自主学习环节、检测效果环节、教师点拨环节、巩固提高环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一)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时期的学生好动、爱玩,所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来展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努力学习知识。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应当创设引人入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如播放学生感兴趣的且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动画片段,如此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鼓励学生向动画片中的小朋友一样,组成小组,为小组起个名称,如“灌篮小组”、“和平小组”等,再让每个小组进行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与问题的解答,那么每个小组成员将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思考与实践,努力解答问题,获取知识[2]。
(二)教师改变授课形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否良好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授课形式有很大关系。如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实施传统的授课形式,仅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而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知识,一味的单向传授知识,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变得形式化,毫无实施的意义。所以,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改变其授课形式,实施开放式授课形式、问题式授课形式等,为学生创造相对自由的、轻松的空间,加之适当的鼓励学生,那么每个小组的成员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学习,获得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等[3]。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如此可以促使学生表达与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呢?除了要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来营造轻松的、自然的、愉悦的教学氛围之外,还要保证每个小组有一名优秀的、爱学习的学生,让其优秀的品质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影响小组其他成员,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还可以开展小组比赛,设置奖励,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竞争,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赢得荣誉,而努力学习。
结束语: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应当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应当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如此学生在彼此的帮助下可以准确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还能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等,促进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井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漫谈[J].关爱明天,2016(3):222-222.
[2]王道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步骤[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5):86-87.
[3]刘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39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与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检验内化过程的方式方法。基于此,应当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学习知识,如此学生在彼此的帮助下可以准确的掌握语文知识,提供学生知识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分析
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确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当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即“三步骤六环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非常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用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三步骤六环节”教学模式中,教学三步骤的设置是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其中自主学习,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先自行预习语文课文;而交流讨论,则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提出几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每个小组成员针对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而巩固训练,则是在小组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答案,概括知识点,并提出相关问题,让每个小组进行问题解答,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点的目的[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三步骤六环节”教学模式中,实施六环节是:创设情境环节、设置目标环节、自主学习环节、检测效果环节、教师点拨环节、巩固提高环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一)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时期的学生好动、爱玩,所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来展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努力学习知识。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应当创设引人入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则是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如播放学生感兴趣的且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动画片段,如此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鼓励学生向动画片中的小朋友一样,组成小组,为小组起个名称,如“灌篮小组”、“和平小组”等,再让每个小组进行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与问题的解答,那么每个小组成员将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思考与实践,努力解答问题,获取知识[2]。
(二)教师改变授课形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否良好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授课形式有很大关系。如若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实施传统的授课形式,仅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而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知识,一味的单向传授知识,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变得形式化,毫无实施的意义。所以,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当改变其授课形式,实施开放式授课形式、问题式授课形式等,为学生创造相对自由的、轻松的空间,加之适当的鼓励学生,那么每个小组的成员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学习,获得知识、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等[3]。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如此可以促使学生表达与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呢?除了要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来营造轻松的、自然的、愉悦的教学氛围之外,还要保证每个小组有一名优秀的、爱学习的学生,让其优秀的品质和学习的动力可以影响小组其他成员,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还可以开展小组比赛,设置奖励,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竞争,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赢得荣誉,而努力学习。
结束语: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应当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应当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如此学生在彼此的帮助下可以准确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还能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等,促进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井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漫谈[J].关爱明天,2016(3):222-222.
[2]王道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步骤[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5):86-87.
[3]刘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