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生的英语阅读

【作者】 刘 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留耕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阅读能力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重要部分,阅读过程也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英语阅读在中考中所占比分相当重,占整个试卷的1/3。所以,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广泛阅读、猜测词义阅读等大量的阅读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要教给学生阅读的解题技巧。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英语阅读分析。
  一、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畏难情绪
  由于初中学生词汇量掌握不够,在阅读中常常遇到“拦路虎”,加上缺乏相关题材的知识储备,学生往往对英语阅读望而生畏,更别说自主课外阅读。这类学生往往遇到生单词就心理紧张,越紧张就越难读懂。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缺乏信心更缺乏方法,甚至还没开始阅读就有了“我看不懂”的心理暗示。
  2、分析能力弱
  有的学生对单词问题不大,但即使全篇没有生单词也无法较为很好地完成一篇英语阅读。这类学生往往有“读得懂文章,做不来题”的困惑。这是因为他们无法从句型、篇章上宏观把握文章,无法通过已知信息分析文章,不能很好地理解出题人的意图。
  3、阅读习惯差
  有的学生有以下阅读的坏习惯:指读;朗读;认读(逐字逐句);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必须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否则无法继续读下去;阅读心不在焉,读读停停等。
  4、读不懂题
  学生读懂了短文,但读不懂题目要求,所以就不能很好作答。
  二、学生阅读困难的成因
  平时老师将阅读处理成了支离破碎的单词、短语、语法和句型的学习,老师的角色成为了课文翻译者和语法教授者,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总在被动地接受,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记住些单词、短语和句型,收获甚少。因为老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关注,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提高。
  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概括大意、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基本掌握常用阅读策略,初步形成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技巧。
  《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目的就是我们中考英语主要考察的阅读技能,即:
  1. Skimming:略读
  2. Scanning:扫读、找读、跳读
  3. Guessing:猜测词义
  4. Getting main ideas:理解大意
  5. Reading for details:理解细节
  6. Inferring:推断
  7.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s and logic: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skimming主要是用来抓住文章的主要要点的,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整体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来找寻文章的主旨大意。也就是通过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来判断一篇文章的大意。
  Skimming既然是略读,就不需要逐字去读,要学会挑选关键词,借助关键词同样能使人完整理解文章大意。
  Scanning就是“扫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扫读、找读、跳读”。
  很多考查细节理解类的题目大多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词义推测、数字计算等。这种阅读方法尤其适合于广告类题目,因为广告类题目一般都是信息对比题——大家先看题目,找出定位词或关键词,然后再到文章里找相关信息,最后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其实就是scanning,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一则广告从头到尾地、逐字逐句地阅读,只要快速地在文章内“扫描”出定位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Skimming is for the general meaning of an article. While scanning is to find specific information.当然,在快速寻找关键信息时,这两种方法常常组合使用,难分彼此。
  四、阅读的种类
  我们从问题的设置上将阅读分为四种类型,具体的阅读技能我们分别在四种类型的题目中运用:
  1、直接性题目:
  直接性题目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很多题可以直接从文章的原句中找到答案。
  2、理解性题目:
  理解性题目要求对文中个别难词、关键词、词组或者句子作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准确、全面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推理性题目:
  推理性题目考生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需要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者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还得考虑作者的主旨、意图等因素加以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答案。既要求学生透过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测文章隐含意思,又力求从作者的角度去考虑,要求学生对作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作正确的推理判断。(常用技能:Inferring, Guessing, Getting main ideas, Reading for details)
  4、概括性题目:
  概括性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归纳、概括或评价。解答这种题目时,不能只凭文中的只言片语而断章取义,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主题、结论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中隐含信息。(常用技能: skimming, scanning, Inferring, Getting main ideas, Reading for details,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s and logic)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筛选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短文,将短文由易到难进行安排,形成阶梯进行训练。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努力做到高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