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影视剧本汉藏文化差异与翻译
【作者】 色 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关键词】
摘 要:影视作为一门重要的信息载体,受到各国各民族观众的欢迎,汉语藏译影视片在藏区得到广大藏区老百姓的喜爱。但是在汉藏影视剧本翻译中,由于汉藏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影视剧本翻译工作带来种种障碍。本文分析汉藏两民族在语言的表达、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探讨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方法,为提高汉藏影视翻译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影视剧本 文化差异 翻译
影视是当今世界受众最多的一门艺术,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藏影视翻译对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藏区的影视译制业也日趋频繁,丰富了藏区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由于汉藏民族之间存在较大文化差异,给汉藏影视翻译工作带来一定阻碍,分析和探讨如何处理这一阻碍和难题,是影视翻译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发展、历史沉淀中约定俗成,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麻争旗在谈到翻译家的使命时说:“翻译家的使命说到底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然后再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去,其表现是构建符号与符号的转换,而实质是连通文化与文化的对话。①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一书中论述了翻译的主要问题,他指出:“翻译的过程包括许多语言以外的其他内容。”②那么其中语言以外的内容指的就有文化内容。作为汉藏翻译工作者,了解汉藏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影视翻作品是作者根据其社会生活或经验创造而成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语言对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因此,对译文的要求也有特殊要求。影视翻译并不等于不同语种之间的文字转换,而是通过影视剧本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进行再创造。我们在影视剧本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对密不可分的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人民长期创造积淀的结果,民族文化是通过语言这一重要的表达手段一代代继承和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作,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它能真切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杨蔚君.《翻译的文化回归》.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623)。
一、汉藏影视翻译中表达差异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文本翻译与影视翻翻译表达的最大区别是,影视翻译必须以观众所能理解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再创造,汉藏两民族在表达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电影翻译中也同样有这一差异,在影视翻译中处理表达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1、电视剧《当婆婆遇上妈》中有这样一句:
大可:我求求你,你就别为难我了,真的,我告诉我妈,是想给她一个惊喜的,真的。
参考文献:
[1]许均,穆雷主编;王克非等编著.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0
[2]巴桑多吉著.汉藏翻译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杨蔚君著。翻译的文化回归.[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
[4]达瓦次仁.论文化翻译中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1.
[5]协吉.拉巴次仁 藏族翻译理论 [M]
[6]从译制片《2012》看电影翻译语言艺术 马建丽 2010
[7] 禄和、黄英妮主编;《新华万能成语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色占(1986-),女,藏族,四川德格人,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语言文学。
备注:该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的硕士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X2016SZ101 )成果,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指导老师:益西邓珠(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教授),泽仁吉麦(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副教授)。
① 麻争旗著.《影视译制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第68页.
② 杨蔚君著.《翻译的文化回归》.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第61页,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