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中小学田径训练管理研究

【作者】 鲁 宁

【机构】 山东省蒙阴县八一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改革和完善田径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田径后备人才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田径训练 管理研究
  目前,在各种重大体育国家比赛中,我国的成绩一直保持前列,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体育强国行列。但与此同时,在奥运会等国际性比赛中,我国在田径项目上一直很难有突破,这极大的限制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全面蓬勃发展。改革和完善田径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是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田径后备人才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
  1 农村中小学田径训练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领导不重视
  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是教务处主任或者副校长,由于教务处主任工作重心在维护教学秩序的稳定,副校长的工作更着眼于整个学校,因此,在对体育工作尤其是田径训练工作上,大多数重视程度不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过问或者检查田径训练的开展与落实情况。农村中小学经费本身存在不够充裕的状况,而对于体育经费,那就投入更少。在部分学校,学生取得更好的田径训练成绩仅仅是本单位参赛的主要目的,并没有着眼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1.2 家长不理解
  中学阶段,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目的,也是家长培养孩子的主要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不认同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尤其是又苦又累的田径训练。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即便是身处农村,家长对孩子的疼爱程度也已经远超从前。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大多都是考取名牌大学,谋得光辉职业,体育可以作为课余爱好,但只要有可能影响学习,就必须禁止。
  1.3 学生积极性差
  教练员在选材和训练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学生不合作的状况,尤其是部分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都比较好的同学,由于受家庭、教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不认可体育训练的前途,更对田径训练的枯燥不感兴趣,所以,在选拔运动员时,容易受阻。另外,在训练队中也存在训练出勤率不高的情况,一是,这部分学生的目的可能是借训练逃避其他学习任务,二是,部分同学在田径训练和升学方面并不具备继续深造的可能,也就破罐子破摔。
  2 影响农村中小学田径训练管理的因素
  2.1 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几乎所有的中学生的目标。然而,目前,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学校偏重于文化课,课外活动时间几乎都是从下午五点开始,不允许学生提前出来训练,这导致下午田径训练的时间都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而正规的田径训练时间至少要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在训练场地上,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都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更别提塑胶跑道,场地的不达标严重制约着田径训练的质量,但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农村中小学,很难为田径训练争取到足够的经费。
  2.2 缺乏明确训练目标
  在农村中小学田径运动队中,只有接近五分之一的运动员是因为喜爱田径而参加运动训练,有不足十分之一希望能进入专业的田径,接受正规专业训练,剩余的绝大多数,其参与田径训练的目标都是希望通过体育这个平台,弥补自己在文化课上的不足,以考取理想的高中。这表明,升学目标还是大部分中学生心中最重要的任务,在这一目标引领下,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很难充分发挥,得过且过,体育测试能过就满足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很难有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产生。
  2.3 教育资源不均等
  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然而,教育资源的配备在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中小学在教师数量、学历、资历等方面以及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上很难与城区中学相比较。另外,教师在职培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至关重要,然而,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很难有机会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培训,更别提参加专业的田径训练培训或者外出接受田径专项培训。
  3 农村中小学田径训练管理对策
  3.1 转变管理观念
  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体教结合,发挥教育和体育两个部门的作用,既要严格遵循训练规律又要保证传统文化教育,部分家长和学生排斥田径,认为训练影响成绩,就是这个原因。主管领导在田径训练管理中只发挥统筹作用,具体的日常比赛和训练事宜由田径教练负责,教练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加大普通中学和体校的合作,比如,将体校建在中小学,实现教育资源、场地器材、体育经费的互补。
  3.2 重视教练员管理
  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田径运动队,必须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教练员队伍。首先,要加强学习。运动技术时时都在创新,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练员单靠经验很难使运动员具备更高的水平。
  3.3 加强队员管理
  首先,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在规章上,严格规范田径队训练制度,在选材上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成绩,还要给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做出规定,同时对家长意见进行调查,对自愿入队的队员,及时明确训练目标,保证训练稳定性和积极性。其次,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体育训练不靠蛮力,作为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知识是重要任务,不仅是升学的需要,更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为弥补部分同学底子弱的劣势,可以选专门老师在特定时间为学生辅导。第三,在日常训练上,不仅要依靠教练,更要发挥队长和老队员、体育特长生的作用,协助老师做好训练工作。第四,在比赛中,学校要积极参赛,以赛代练,充分锻炼学生能力,另外,要制定详细的竞赛奖励制度,激发教练和队员的积极性。
  4 总结
  国家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但又极其紧迫的任务,而农村中学是体育人才尤其是田径人才的强大后备力量,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农村中学的田径训练管理仍存在相当大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