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林业生态建设的作用及林业资源的开发

【作者】 刘洪青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林业站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林业生态建设的加强,创造了舒适、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自然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切实有效的减少、避免部分自然灾害的发生,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林业生态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憩相关,做好它能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作用 林业资源 开发利用
  林业生态建设的加强,创造了舒适、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自然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切实有效的减少、避免部分自然灾害的发生,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林业生态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憩相关,做好它能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由于政府相继实施了多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植树造林,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2、以森林为背景,协调入与森林、人与自然以及人与林区社会关系的文化常态,本质和精髓均表现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共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1、林业火灾发生频频发生;资金短缺影响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体制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水平不高,滥砍伐林木、毁林开荒种地等现象大量存在。
  2、林业生态建设质量不高;林业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源分布不均,总量不足
  3、部分群众只重眼前利益、环保、生态、法律意识淡薄;宣传力度、手段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林业生态建设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林业生态建设还没能够形成社会意识。4、林业生态建设运营机制、管理体制不通畅;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三、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解决生态问题,关键在林业。必须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创新林业的体制机制,增强林业的发展活力,才能发展现代林业,解决生态问题,发挥林业生态在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推进生态文明。使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改革的促进作用占据首要位置。
  1、提高生态建设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机制。
  充分利用多种新闻媒介,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宣传工作,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大力传播林业生态文化,普及林业生态知识,让人们对林业生态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逐渐提高生态建设意识。有关部门要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林业生态建设机制,从而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投入要不断加强,完善执法队伍,强化执法力度,深化林业生态建设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安排林业科技人员深入林间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充分调动护林员等相关护林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体制是林业生态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建设体制,才能充分调动全国人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四、林业生态建设对促进林业发展的作用
  1、对促进林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现代林业建设和改革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因此,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现代林业改革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生态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林业发展观;只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才会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林业发展观。
  2、对促进林业发展的凝聚作用。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属于精神范畴。那么林业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粘合剂”,可以把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因素、各个层面的力量和各个层次的人们吸引并团结在一起,对助推林业发展、改革和建设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各层面的力量,为现代林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多元素动力。
  五、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坚持科技兴林,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紧紧依靠林业科技,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新技术、新成果,坚持科技兴林,提高科技含量,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要通过加大资源培植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要注重对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确立林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林业从业人员素质,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到林业生产第一线。
  2、立体开发林业资源,发展林区多元经济产业
  我们除了开发利用林区丰富的木材林业资源,更要重视非木材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林地资源、林果资源、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草资源、水资源、景观风光资源、人文地理资源等,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多种形式、多种结构的产业。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手,从高附加值的产品着手,杜绝资源消耗型、低附加值的粗加工,实现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开发利用。同时要注重开发林业生态文化,宣传林业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突出生态保护为主的原则,拓宽多种发展形式,探索适合林区经济发展、适合改善人民生存生活、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实行内外结合,开发利用境外林业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数量不足,整体质量较差,而且国内对木材及林产品需求量大,致使国内森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在抓好发展国内森林资源建设和进口国外木材的途径之外,还应当投资开发境外森林资源,寻求林业发展外向空间,探索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国外购买森林资源,逐步形成一定的商品材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我们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劳务等作为投资,通过出口作为资本投入,换回林产品供给国内市场,互利互惠;也可以在国外设立公司、企业,投资购买林地、耕地等资源,自主经营,从而实现境外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