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生活小实验——架起学生与物理的桥梁
【作者】 康 健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熟悉的旋律似乎还在耳边围绕,而我却已经不知不觉的已经走上了教师的三尺讲台。“物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望而却步的学科,大部分人谈到上学时的物理学科,都是一边摇头一边说“我就物理学不明白!”而我却已经不知不觉的已经当上了物理教师。到了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时,心里都已经做好了学不好的准备了。可是当我拿着一大堆的实验器材,第一次走进学生们的课堂时,看见他们发亮的眼睛,惊讶的表情,疑问的神情以及求知的欲望时,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一半。可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物理,不要产生畏惧情绪,作为物理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架起学生与老师的一座趣味桥梁。
物理教师就像一名魔术师,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最终会产生十分神奇的物理现象,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瞪大眼睛,十分专注。初中物理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有许多实验和学生实验。我本身会注重利用身边简单的生活用品设计一些新鲜的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触及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新知识。
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会按照惯例给大家演示一下规范的惯性小球实验,之后就让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做类似的实验,把水杯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然后迅速抽出纸,让学生观察水杯或文具盒的运动状态;接着,拿出一个一个象棋棋子,落成一落,让学生在讲台上用刻度尺抽打中间任意一个棋子,观察上面棋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此实验,有的同学成功,有的同学失败,这就增加了学生心理的竞争性,学生十分踊跃来尝试此实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利用果冻,蚊香,绿茶饮料等生活物品分别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小孔成像,我特意用硬纸筒和透明塑料薄膜制成教具,让学生观察成像。在讲声音的产生时,我准备了长短粗细不同的几根洗衣机排水管,找几名同学依次摇动排水管,使其发出声音,让学生听它们的声音是否相同,声音的什么不同,这又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现象使学生对这一原理记忆犹新。在讲飞机上天时,我会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其上方吹气,再拿出两张纸,对中间吹气,体会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接着我会给大家展示“天女散花”。在塑料盒里装满碎纸屑,将洗衣机排水管的一端放在塑料盒里,用手在空中摇动另一端,大家将会看见塑料盒里的纸屑通过排水管从天而降。在讲电源时,我会给学生做一个趣味实验——水果电池。准备一个橙子,用导线将橙子与电流表串联,电路接通的一瞬间,学生会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电路确实通了电。学生脑中马上就会浮现水果原来能充当电源的想法。在讲静电时,我会事先用丝绸对有机玻璃板进行摩擦,上课时在玻璃板上撒上一层锯末,然后立起玻璃板,轻轻敲打,事先摩擦过的地方就会有锯末由于静电而被吸引附着在玻璃板上。我会先让学生猜我事先写的是什么字,再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实验使学生对静电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类生活小实验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我们都知道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传统的演示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的实验可见度小,有的实验实验现象转瞬即逝,有的实验效果很差,有的实验难度大、可行性低。我为了能让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就通过录像播放,制作FLASH动画等多媒体技术重现实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托里拆利实验是用水银做的,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们不能在课堂上做此实验。那我就可以通过播放FLASH动画来展示。随后我会提出思考题:如果用水做此实验会怎么样呢?这个实验也是不能演示的。那我就可以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科研人员做的实验,当看到比三层楼还要高的水柱时,学生都发出了感叹的声音,极大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再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部分时,云、雾、霜、雨、雪等形成过程我们很难在课堂上观察到,所以我把这些自然现象浓缩在一个几分钟的录像和动画中,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讲声音的频率时很抽象,所以我就准备了一个软件,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数值来改变频率,使其发出相应的声音,让学生真正的听出不同的感觉。讲火箭时,我会给大家播放国家发射火箭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这一神圣的时刻。总之,尽量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多让学生去感受。每当看着同学们看到实验现象后的表情,我心里感觉到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此时,我想他们应该感受到物理是一门既深奥又有趣的科学。
由此可见,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多么重要。只要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以合理的问题为载体,以有趣的实验为桥梁,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了,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思维就活跃了,不但能高效率的记住课堂上的基本知点,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帮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教师就像一名魔术师,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最终会产生十分神奇的物理现象,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瞪大眼睛,十分专注。初中物理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有许多实验和学生实验。我本身会注重利用身边简单的生活用品设计一些新鲜的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触及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新知识。
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会按照惯例给大家演示一下规范的惯性小球实验,之后就让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做类似的实验,把水杯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然后迅速抽出纸,让学生观察水杯或文具盒的运动状态;接着,拿出一个一个象棋棋子,落成一落,让学生在讲台上用刻度尺抽打中间任意一个棋子,观察上面棋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此实验,有的同学成功,有的同学失败,这就增加了学生心理的竞争性,学生十分踊跃来尝试此实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利用果冻,蚊香,绿茶饮料等生活物品分别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小孔成像,我特意用硬纸筒和透明塑料薄膜制成教具,让学生观察成像。在讲声音的产生时,我准备了长短粗细不同的几根洗衣机排水管,找几名同学依次摇动排水管,使其发出声音,让学生听它们的声音是否相同,声音的什么不同,这又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现象使学生对这一原理记忆犹新。在讲飞机上天时,我会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在其上方吹气,再拿出两张纸,对中间吹气,体会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接着我会给大家展示“天女散花”。在塑料盒里装满碎纸屑,将洗衣机排水管的一端放在塑料盒里,用手在空中摇动另一端,大家将会看见塑料盒里的纸屑通过排水管从天而降。在讲电源时,我会给学生做一个趣味实验——水果电池。准备一个橙子,用导线将橙子与电流表串联,电路接通的一瞬间,学生会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电路确实通了电。学生脑中马上就会浮现水果原来能充当电源的想法。在讲静电时,我会事先用丝绸对有机玻璃板进行摩擦,上课时在玻璃板上撒上一层锯末,然后立起玻璃板,轻轻敲打,事先摩擦过的地方就会有锯末由于静电而被吸引附着在玻璃板上。我会先让学生猜我事先写的是什么字,再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实验使学生对静电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类生活小实验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我们都知道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传统的演示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的实验可见度小,有的实验实验现象转瞬即逝,有的实验效果很差,有的实验难度大、可行性低。我为了能让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就通过录像播放,制作FLASH动画等多媒体技术重现实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托里拆利实验是用水银做的,由于水银有毒,所以我们不能在课堂上做此实验。那我就可以通过播放FLASH动画来展示。随后我会提出思考题:如果用水做此实验会怎么样呢?这个实验也是不能演示的。那我就可以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科研人员做的实验,当看到比三层楼还要高的水柱时,学生都发出了感叹的声音,极大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再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部分时,云、雾、霜、雨、雪等形成过程我们很难在课堂上观察到,所以我把这些自然现象浓缩在一个几分钟的录像和动画中,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讲声音的频率时很抽象,所以我就准备了一个软件,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数值来改变频率,使其发出相应的声音,让学生真正的听出不同的感觉。讲火箭时,我会给大家播放国家发射火箭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这一神圣的时刻。总之,尽量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多让学生去感受。每当看着同学们看到实验现象后的表情,我心里感觉到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此时,我想他们应该感受到物理是一门既深奥又有趣的科学。
由此可见,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多么重要。只要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讲究知识的铺垫,以合理的问题为载体,以有趣的实验为桥梁,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了,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思维就活跃了,不但能高效率的记住课堂上的基本知点,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帮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