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爱沐浴每个孩子
【作者】 王明霞
【机构】 白银市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新形势下,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经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时,还要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让学生敬你,爱你,然后自然会服你。能力不够可以慢慢习得,而爱与责任却是一旦缺失就很难弥补的。
关键词:爱心无限、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
自从童年踏入校门,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校园。岁月流逝,我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也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但真正引发我对自身职业的思考还是在十多年前接了班主任工作以后。
以前听别人说班主任工作如何苦如何累,我都不以为然,因为没有亲历,所以无法懂得。直到我接了这个由68名学生组成的班级,目光与那一双双纯真干净的眼睛碰撞的时候,一种使命感才油然而生。我是班主任,我要对他们每一个人负责,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
可是,如何才能胜任班主任一职呢?一开始,我心里没底。虽然教书十年,但从来没有过当班主任的经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慢慢摸索。于是我找来谈班级管理经验的书,请教有经验的班主任,和本班课任老师经常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自己学着处理班级事务。慢慢的我明白了,在新形势下,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经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时,还要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让学生敬你,爱你,然后自然会服你。能力不够可以慢慢习得,而爱与责任却是一旦缺失就很难弥补的。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学业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自然都喜欢,可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呢?我们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过,而且停留的时间可能还很长,可是,我们是否问过自己,那目光里是关切多,还是责备多?我们是否自私的想过,这个班级里没有这些孩子该多好啊?我希望班里都是热爱学习的孩子,可是,我也告诉自己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一旦对某个学生有了偏见,教育上就无法倾注爱心。
他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父母离异,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打零工挣钱,顾不上问他的学习情况,更不用说跟他谈心交流了。爸爸在工程队干活,也不过问他学习,只是在闲暇时间叫上他去吃顿饭,他也就很高兴了,于是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他的纪律意识淡薄,经常上课迟到,不交作业,老师们对学习差、纪律差的孩子深感头疼,我们班主任只能迎难而上。周三的第一节课上,我看他不好好听课,脸色看上去很难看,我问他,“你怎么了?咋不背呢,是不有啥事?”他慢吞吞地说:“我难受,我想吐。”说完之后,他就开始呕,我在旁边拍他的脊背,但他啥也没吐出来,只是几口黄水,我问他“你早上吃啥了?”他说“我还没吃东西呢”。我闻听鼻子一酸,赶忙让他到我办公室,我拿出给自己准备好的早点让他吃,并给他倒了些糖水,顺便给他讲了吃早餐的重要性,吃完后,慢慢地,他的脸色好些了,我让他在办公室休息会,暂时不要上课了,他看上去又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许,因为他学习不好,经常调皮捣蛋,父母又不关心,我们老师们也对这个不起眼的学生很少关心,使他对我的这点关心感动不已。后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慢慢慢慢地,他的迟到少了,和同学们打架也少了,并且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玩了,学习也用功了。尤其爱跟我说一些他生活上的事情,我也表现出很爱听他的倾诉,且给他最大的鼓励。我把他的这一系列的改变找他妈妈谈了,他妈妈也很愿意配合我们的教育,她说最近孩子在家话也多了,她还在纳闷,现在她明白了。还说以后会尽量多抽些时间陪孩子,多关心关心孩子。中考后,小文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虽然不是重点高中,但小文和他妈妈已经很高兴了,一个劲的感谢我,我说那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当然教育不可能让所有人成材,但我们至少可以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而不是厌弃学校,憎恶老师。常常,我们的教育方式伤害了这些孩子,直接或者间接的把他们过早的推向了社会,而社会会给他们温暖的笑脸吗?学校和社会都没有爱,那这些特殊的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呢?所以我告诉自己,爱他们每一个人,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我也要让他们学会承受风雨与磨难,从而变得坚强,让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做人。爱心其实是和责任心相连的,责任心又能促使你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好。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率先垂范,能否称得上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信任你,能否向你敞开心扉,诉说心事,尤其是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因此,我做了如下反思:
1、爱心无限,缝合受伤的心灵。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可他们拥有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他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心灵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主角的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要善于破译童心,读懂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理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并为下一步爱的行动奠定基础。
2、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
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在班上讽刺,挖苦学生。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朝夕相处的同学,特别是班干部,是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实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小助手的作用。单亲家庭孩子如果处在排拆、歧视的集体环境中,只能让他们永远抬不起头,从而更加孤独、甚至走向集体和社会的敌对面。反之,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则能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很自然的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享受集体的温暖、进步的快乐。
3、赏识激励,高扬自信的风帆。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可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这些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们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至于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各尽其才,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我想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迸发,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只要我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在感情上多亲近他们,在思想上多开导他们,在人格上善待他们。我想,特殊家庭的孩子是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的!让我们与家长携手,共同撑起孩子教育的一片蓝天,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棵需要关爱的幼苗,让他们茁壮成长!
关键词:爱心无限、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
自从童年踏入校门,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校园。岁月流逝,我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也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但真正引发我对自身职业的思考还是在十多年前接了班主任工作以后。
以前听别人说班主任工作如何苦如何累,我都不以为然,因为没有亲历,所以无法懂得。直到我接了这个由68名学生组成的班级,目光与那一双双纯真干净的眼睛碰撞的时候,一种使命感才油然而生。我是班主任,我要对他们每一个人负责,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
可是,如何才能胜任班主任一职呢?一开始,我心里没底。虽然教书十年,但从来没有过当班主任的经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慢慢摸索。于是我找来谈班级管理经验的书,请教有经验的班主任,和本班课任老师经常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自己学着处理班级事务。慢慢的我明白了,在新形势下,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经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时,还要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让学生敬你,爱你,然后自然会服你。能力不够可以慢慢习得,而爱与责任却是一旦缺失就很难弥补的。
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学业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自然都喜欢,可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呢?我们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过,而且停留的时间可能还很长,可是,我们是否问过自己,那目光里是关切多,还是责备多?我们是否自私的想过,这个班级里没有这些孩子该多好啊?我希望班里都是热爱学习的孩子,可是,我也告诉自己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一旦对某个学生有了偏见,教育上就无法倾注爱心。
他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父母离异,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打零工挣钱,顾不上问他的学习情况,更不用说跟他谈心交流了。爸爸在工程队干活,也不过问他学习,只是在闲暇时间叫上他去吃顿饭,他也就很高兴了,于是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他的纪律意识淡薄,经常上课迟到,不交作业,老师们对学习差、纪律差的孩子深感头疼,我们班主任只能迎难而上。周三的第一节课上,我看他不好好听课,脸色看上去很难看,我问他,“你怎么了?咋不背呢,是不有啥事?”他慢吞吞地说:“我难受,我想吐。”说完之后,他就开始呕,我在旁边拍他的脊背,但他啥也没吐出来,只是几口黄水,我问他“你早上吃啥了?”他说“我还没吃东西呢”。我闻听鼻子一酸,赶忙让他到我办公室,我拿出给自己准备好的早点让他吃,并给他倒了些糖水,顺便给他讲了吃早餐的重要性,吃完后,慢慢地,他的脸色好些了,我让他在办公室休息会,暂时不要上课了,他看上去又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许,因为他学习不好,经常调皮捣蛋,父母又不关心,我们老师们也对这个不起眼的学生很少关心,使他对我的这点关心感动不已。后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慢慢慢慢地,他的迟到少了,和同学们打架也少了,并且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玩了,学习也用功了。尤其爱跟我说一些他生活上的事情,我也表现出很爱听他的倾诉,且给他最大的鼓励。我把他的这一系列的改变找他妈妈谈了,他妈妈也很愿意配合我们的教育,她说最近孩子在家话也多了,她还在纳闷,现在她明白了。还说以后会尽量多抽些时间陪孩子,多关心关心孩子。中考后,小文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虽然不是重点高中,但小文和他妈妈已经很高兴了,一个劲的感谢我,我说那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当然教育不可能让所有人成材,但我们至少可以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而不是厌弃学校,憎恶老师。常常,我们的教育方式伤害了这些孩子,直接或者间接的把他们过早的推向了社会,而社会会给他们温暖的笑脸吗?学校和社会都没有爱,那这些特殊的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呢?所以我告诉自己,爱他们每一个人,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我也要让他们学会承受风雨与磨难,从而变得坚强,让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能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做人。爱心其实是和责任心相连的,责任心又能促使你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好。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率先垂范,能否称得上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信任你,能否向你敞开心扉,诉说心事,尤其是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因此,我做了如下反思:
1、爱心无限,缝合受伤的心灵。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可他们拥有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他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心灵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主角的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要善于破译童心,读懂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理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并为下一步爱的行动奠定基础。
2、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
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在班上讽刺,挖苦学生。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朝夕相处的同学,特别是班干部,是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实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小助手的作用。单亲家庭孩子如果处在排拆、歧视的集体环境中,只能让他们永远抬不起头,从而更加孤独、甚至走向集体和社会的敌对面。反之,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则能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很自然的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享受集体的温暖、进步的快乐。
3、赏识激励,高扬自信的风帆。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可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这些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们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至于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各尽其才,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我想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迸发,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只要我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在感情上多亲近他们,在思想上多开导他们,在人格上善待他们。我想,特殊家庭的孩子是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的!让我们与家长携手,共同撑起孩子教育的一片蓝天,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棵需要关爱的幼苗,让他们茁壮成长!